1992年 1月265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92、01

#期號:0265

#專欄:「全球變遷」專輯

#標題:變動中的大氣化學

#作者:徐光蓉

為何星球的大氣組成如此不同?

氧氣從那裡來?

火山噴發對氣候有什麼影響?

臭氧在大氣中有那些作用?

一氧化碳如何生成臭氧?

甲烷的氧化如何影響臭氧的產生?

為什麼在台灣適合做大氣化學研究?

 

 

 

 變動中的大氣化學


古早以來,人們就常在想其他星星上有沒有人,中外傳說及近代小說、電影描述外星人的不計其數,每值中秋就不禁聯想到孤獨的嫦娥在兔子的陪伴下「觀日」落淚。雖然大家仍在過中秋,吃月餅,我們知道其他星球生物存在的機會微乎其微,更別提兔子、嫦娥。為什麼我們有這樣的想法而古人沒有呢?主要因為我們了解空氣是生物生存所必需,而月球上並沒有足夠的氣體。

為何星球的大氣組成如此不同?

由月球推想到其他太陽系的星球是否有類似地球的生物體?沒有!為什麼呢?先看看它們是否有大氣層存在。若有,順便也了解它們的組成。太陽系九大行星中,水星太靠近太陽,太熱沒有明顯的大氣存在而不予考慮。最遠的冥王星距我們太遠、太冷,且軌道與其他行星軌道面不同而不予考慮。其餘七個中,較遠處的四個外行星與太陽有相類似的組成,以氫氣及氦氣為主。在近太陽的三個內行星:金星、地球及火星都有相當的二氧化碳、氮氣等。

為什麼這些星球的大氣會有如此不同的組成呢?是它們形成時就如此的不同呢?還是生成後演變出來的?布朗(Brown,1952年)用惰性氣體為指標告訴我們後者較為合理。由於惰性氣體不作用,除了最輕的氦氣可能脫離地球重力影響跑到星球外,其他的惰性氣體應會隨時間累積在大氣層內。以地球大氣所含氬和矽的比值與宇宙中的比值來看,高出了108倍,依現今氬的釋放率乘上45億年,所得值與以上數值相當。

這結果可以說明地球生成時,組成與其他星球應無明顯差異。但生成之後,由於近太陽溫度高,而本身重力不大,無法吸引住氫、氦氣,所以在形成初期氣體都跑掉只剩一個光光的球體。這時地球內部因受到上部物質重量壓擠產生高溫,原來形成時夾含的氣體,經由火山爆發或滲透方式釋放到地殼外部,這時大氣和目前火山噴出之氣體有相似的組成,即20∼97%水汽、1∼48%二氧化碳、1∼38%氮氣、0∼30%二氧化硫、0∼4%氫氣及0∼4%氯氣等。雖然有些許氧氣存在,但是由於地殼含大量的鐵,可以和氧很快起作用變成氧化鐵,氧氣算是一種微量氣體。由於火山噴出的氣體部分易溶於水,和水汽一起沈降形成湖海,使得整個大氣以還原性的氣體:如氫、甲烷等為主。現今的生物多半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,但一些簡單的胺基酸可能就在這種環境下產生。這時若有相當的氧存在,會破壞這些物質的鍵結,生命可能無從產生,所以氧氣多的時候也不見得太好!

氧氣從那裡來?

現今的氧氣從那裡來呢?可能由光化分解水而來。光為什麼會分解物質呢?讓我們先來了解光化學的一些基本道理。不同的分子由於形狀組成不同,導致其分子振動、轉動及電子軌域能階之間關係不同。在某些特定電磁波波段影響下,可能吸收此電磁波之能量產生能階躍遷。光也是電磁波的一部分,在普通強度光照下,一個分子同時最多只能吸收一個光子,若光子能量足以破壞分子中鍵結,則部分分子可能分解,產生化學變化。但有一部分可能發光放熱而回到原來的形式。無論產生化學變化與否,光若經過會吸收的介質之後,其強度就會變弱,變弱的程度依皮爾定律(Beer's Law)與物質濃度、所行距離及本身特性有關

其中分別為波長λ入射與穿透光的強度。σ為分子A在λ處吸收截面積(absorption cross section),C為單位體積內分子A的數目,1是光經過含A的路徑長。

由此來看,太陽到地球大氣外部前沒有碰到多少物質,所以光的分布影響很小。穿過大氣後,許多分子在不同的波段吸收而影響了到地表的太陽輻射。生物細胞組成的主要成分如核酸、胺基酸對光吸收最強,分別在260∼270nm及270∼290nm,在此波段下暴露一段時間會破壞物質生長及繁衍。臭氧正好在300nm以下有很強的吸收。在平流層臭氧吸收了絕大多數的紫外線-B(UV-B),使得地表生物得以生存。

但早期地球上沒有足夠氧氣,更別提由氧氣產生的臭氧。這時強烈的紫外光可直射地表使得部分的水分子分解為氫和氧。氫由於重量小,受地球萬有引力影響較小,會慢慢由大氣層頂向外逸出,而使得氧氣慢慢在大氣層累積。因為氧氣本身也會吸收短波,依皮爾定律,當氧氣多的時候,能使水分子分解的光強度變弱,水分解變少。氧氣若因某些反應消耗,則水分解又變多,兩種作用互相消長,使得氧分子量達到一穩定狀態。這種效應稱為「尤瑞效應」(Urey effect)。

這種效應下產生的氧氣量約為現今量(present atmospheric level, P. A. L.)的二億分之一。當時臭氧的量很少,不足以阻擋強大的紫外光,當時地表只有液態水可吸收足夠的紫外線,所以生物需要大於10米深的水保護細胞組成。部分生物這時已開始利用光進行光合作用,氧的來源除了水分解之外,光合作用產生氧也慢慢變得重要;而氧氣除了光照分解外,生物吸收作用也是消耗方式之一。

剛開始生物量有限,所以生物作用對氣體量的改變影響很慢,直到距今約6千萬年前,氧氣量才達0.01 P. A. L.,由於臭氧量亦增,生物只需數公分水的保護就不會受到紫外光的影響。生物量、種類及複雜度突然遽增,涵蓋面也變得很廣,開始了地質學上的「寒武紀」(Cambrian),所以O2=0.01 P. A. L稱為「第一個臨界值」。

地球鄰近的星球亦可能由此方式發展。以火星為例,但由於其重力太小無法留住氧氣,所以至今氧氣仍在第一臨界值之下。進行光合作用時生物量突增,所以氧氣增加很快,而產生的臭氧量,足以吸收有害的紫外光,直到距今的4千萬年前的志留紀(Silurian)晚期,生物開始在陸地發展,氧氣到達約0.1 P. A. L.,則稱為「第二個臨界點」。更多的生物使得氧漸漸累積成為大氣的主要成分之一,氧變成主要成分後由於量非常大,而消耗反應不快,是以氧氣的量變化不大。

火山噴發對氣候有什麼影響?

火山除了噴出的水氣導致氧的產生外,尚有其他物質,如:二氧化碳、硫化氫、氯氣及懸浮微粒;其中對氣候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懸浮微粒。早在公元536∼537年史家對天空的描述:「……太陽整年毫無光芒,如月亮一般……」。由遺留在地層中物質推論,此現象可能源於早先一年赤道附近火山爆發引起的。分別在1815年、1883年火山爆發,當時更多文字記載了事件對氣候及人類的影響。如接下來一年寒冷的夏天,無法成熟的作物,極寒冷的冬天,甚至於許多人被凍死。這種現象不是在每一次火山爆發後都會發生,而是當火山爆發甚為劇烈時,氣體及火山灰衝過約在15∼20公里高處對流層頂,進入平流層才會有。在平流層中垂直傳送很慢,僅有水平方向顯著運動,是以火山灰隨之而散布許久許久才會沈降。而影響大小,視到達平流層的量而定。

最近的三次較大的火山噴發事件分別為墨西哥的艾齊瓊、美國聖海倫山及菲律賓的皮那土波。其中聖海倫的火山灰僅在對流層中,故並沒有造成明顯的氣候變化,其他兩者火山噴發物均進入平流層。直到二十多年前人們一直以為這些懸浮微粒只是很細小的灰塵,在1970年初才證實這些懸浮微粒主要由含硫氣體,如H2及O2,在平流層中轉變成微米大小的硫酸,原先可達地表的太陽輻射一部分被吸收,一部分被反射回太空,而導致地表溫度降低。直到最近十數年,才發展出全球氣候模式來推估這類影響。艾齊瓊是第一個案例,計算結果顯示1982年艾齊瓊應造成地表在1983年約0.3℃降溫,但地表年平均溫度本來就有0.2℃變動。而1982∼83年正好發生本世紀最強的南方振盪,是以艾齊瓊沒有產生顯著的氣候變化。最近爆發的菲律賓皮那土波火山釋放出較艾齊瓊多出2.5倍的硫氣。同時在北半球產生極鮮紅的落日,Hansen等人預測1992∼93年應有約0.5℃的降溫。這樣的差距,不是一般自然作用可以造成的。模式推論是否合理,則有待觀測來決定。

臭氧在大氣中有那些作用?

在現今大氣組成中,氮、氧氣占絕大多數,由於消耗過程緩慢、量大,人類的活動很難造成這些物質濃度顯著的改變。但對微量或很容易反應的物質就不同,例如:CO2、CH4、CO、NO、N2O、NO2及氟氯碳化合物等微量氣體。像氧氣一樣,多數氣體由自然方式產生,但由於人口增加、森林砍伐、土地用途改變及工業發展等產生出大量的微量氣體。目前為止,人為產生的硫、氮的氧化物已超過天然來源,而多數氟氯碳化物完全都是人為產物。這些微量氣體除了影響輻射外,尚有重要的作用──影響對流層大氣的化學作用。

由太陽發出的輻射以可見光為主,部分未達地表即被中途的物質吸收或反射;地球本身亦會散出能量以保持穩定狀態,所散出輻射以紅外光區為主。大氣中除氧及氮氣占絕大多數外,其餘氣體均可稱為微量氣體。許多氣體振動吸收在紅外線區域,這些微量氣體要影響氣候,均以影響大氣輻射為主;差別是在高層的懸浮微粒阻擋了來自太陽的能量,而影響大氣輻射的氣體,多是阻擋由地球發散出去能量,兩者所導致結果正好相反。阻擋能量外散使得地表溫度上升,這類氣體通稱為「溫室效應氣體」。

其中以CO2量最多。假如將存在的CO2除去,則地表溫度立刻下降約30℃!想想我們寶島終年在零度下是什麼樣子?除CO2外,如N2O、CH4、CO、CFC、CO等均有相似的效應,但它們的量比起CO2要少上千上萬倍,所以很少被人注意。直到最近大家開始注意到這些氣體的變化,原因是太多了!「過猶不及」,太多能量被保存,想像台灣熱得像印度?非洲?誰也不敢說。

前面提到的皮爾定律,述說通過光與入射光間的關係。由於在平流層有相當多的臭氧吸收短波光,是以只有少數波長較310nm短的光子透過。在沒有人為污染物的情況下,這些光子加臭氧、水汽,是推動平流層化學作用的主要動力。臭氧在短於310nm光子照射下,分解成電子激發態的氧分子與氧原子,O(1D)。氧原子,O(1D),很容易與水作用生成二個氫氧基(OH)。僅管OH的分子數在對流層約只有7×105個/cm3,它幾乎可與所有的氣體作用。臭氧在對流層僅占全球大氣臭氧量的1/10,由於它是OH自由基最主要來源,它間接決定對流層中的氧化效率,控制了其他物質的分布與量。不與OH作用的物質,如氟氯碳化物,會慢慢擴散到高層大氣。唯有遇到短波照射,它才會分解產生氯原子,也就在同一高度造成平流層臭氧大量減少。

一氧化碳如何生成臭氧?

以影響大氣氧化能力的角度來看,在對流層中以甲烷(CH4)、一氧化碳(CO)和氮氧化物(NOx=NO+NO2)的增加,最具影響力。已知CH4以每年0.7∼l%速率,CO以每年0.85∼l%速率增加;甲烷和一氧化碳都會和OH作用,在沒有或遠離人類影響的環境下,約75%OH會和CO作用,剩餘25%和CH4作用;而NOx會導致較多的OH!

由於這些物質會彼此競爭、互相作用,要預測量改變所造成的影響,勢必先要了解不同情況下物種變化的影響。就拿一氧化碳的氧化來說,在足夠的氮氧化物(NOx)且有短於400nm光存在下,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並產生臭氧,其機制如下:

CO+OH→H+CO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H+O2+MHO2+M

HO2+NONO2+OH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NO2+hνNO+O

O+O2+MO3+M

全反應:CO+2O2→CO2+O3

除了氧的消耗產生臭氧外,OH、HO2或NOx並沒有減少。但若NO量少時,HO2+O3→OH+2O2取代原先HO2+NO反應,造成臭氧的損耗。這兩反應何者重要決定在〔NO〕與〔O3〕比值。當[NO〕小於[O3〕的5×103分之一時,一氧化碳氧化變成消耗臭氧形成二氧化碳。一般地面臭氧值約為15∼40ppb(109分之一)到污染嚴重處的100ppb左右,則一氧化氮量要在3∼20ppt(1012分之一)以上才會重要。

都會區域由於廢氣、發電機等氮氧化物比值遠超過上述值,但NOx很容易作用並易溶於水,生命期只有幾天,影響範圍僅及於附近的地區,邊遠地區是有量到低於10ppt的一氧化氮。在缺乏一氧化氮的情況下,HO2除了會和O3作用外,也會和本身作用形成過氧化氫(H2O2)。H2O2易溶於水,存在水滴中的H2O2是幫助二氧化硫氧化為硫酸的最主要物質。因此,過氧化氫量亦控制了酸雨生成的快慢。

甲烷的氧化如何影響臭氧的產生?

背景大氣中甲烷的氧化非常重要,約有四分之一的OH會和CH4作用。在氧化過程中,許多反應均影響到臭氧及OH的量,在一般情況下也需要一氧化氮協助:

CH4+OHCH3+H2O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CH3+O2+MCH3O2+M

CH3O2+NONO2+CH3O      CH3O+HOHO2+CH2O

HO2+NOOH+NO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2×[ NO2+hν(λ≦400nm)NO+O]

2×(O+O2+MO3+M)

總反應:CH4+4O2CH2O+H2O+2O3
若在一氧化氮缺乏的情況下,反應*被CH3O2+HO2O2+CH3O2取代,而後 CH3O2H+hν(330nm) CH3O+OH
全反應:CH4+O2CH2O(甲醛或福馬林)+H2O

但是有時 CH3O2H會和OH作用,生成CH2O+H2O+OH
,而會有類似平流層臭氧消耗的催
化循環發生:
    CH3O2+HO2CH2O+O2 

CH3O+OHCH3O2+H2O
全反應:OH+HO2H2O+O2
甲醛生成後受350nm光照射,發生一連
串反應產生CO:
CH2O+hν(330nm)H+HCO
H+O2+MHO2+M
HCO+O2CO+HO2
全反應:CH2O+2O2CO+2HO2

直接光照分解,或經由與OH、O2的反應,均可產生CO。歸納以上討論得知:甲烷、甲醛,或一氧化碳氧化,若在缺乏一氧化氮的情況下,是消耗OH、HO2自由基;在有足夠一氧化氮情況下則增加臭氧量。

為什麼在台灣適合做大氣化學研究?

近百年來,由於人口增加,工業迅速發展,能量的需要量大增。在產生或消耗能量方面,因高溫而產生大量的一氧化氮,加上未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的石化燃料(以碳氫化合物為主),碳氫化合物氧化與甲烷氧化類似,只是較複雜,多數反應較快。在足夠一氧化氮存在下,地表臭氧不斷增加,伏爾茲(Volz)和克雷(Kley)兩人將十九世紀法國地區所做臭氧量度重,新校正探討,發現現在即使是背景臭氧量,亦較當年上升了約2倍,約達15ppb,臭氧量增加使得OH自由基上升。

在污染嚴重的地區,OH有高達每立方公分107個分子的觀測值,大氣氧化能力加強;如在遠離人為影響的地區就沒有這麼大幅度的上升,反而可能下降。原因在邊遠地區,OH主要仍受CH4及CO控制,這兩種物質近年來有顯著上升的趨勢。而一氧化氮生命期只有數天,非常遠離人為影響的地方沒有足夠的一氧化氮,OH、HO2消耗可能加速,而使大氣氧化其他物質的能力變弱。由於不同地區氧化能力變化不同,化學物質分布也隨之改變。

由於大氣組成非常複雜,牽涉反應萬千,是否如上所述尚沒有很明確的結論。由於工業國家的分布多在北半球緯度偏高地區,過去數十年大氣化學的研究多集中在這些地方。從兩個觀點來看,這些地區不再適合做基礎大氣化學的研究:一方面人為污染對大氣有相當的影響且物種太複雜;另方面由於緯度高,太陽輻射產生之光化學變化較弱。

相對而言,亞洲熱帶地區工業發展慢,又有太平洋,極可能是少數適合大氣化學研究的地區。台灣位處太平洋邊緣,受不同氣象條件影響,可觀測到來自太平洋極乾淨的氣團或來自大陸上空污染的空氣。在這裡做觀測,一方面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所處地區環境,另一方面在對了解全球性大氣化學變化亦有很大的貢獻。畢竟我們都是地球上的一份子,當你再度仰望天空,想想這些看不見的氣體怎麼變化,再想想怎麼樣才能保持它在適當的範圍?

徐光蓉任教於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

 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