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2年 1月265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92、01

#期號:0265

#專欄:「全球變遷」專輯

#標題:推動氣象變化的熱機

#作者:許晃雄

環環相扣的物理過程

大氣及地表的輻射能量

影響大氣能量的機制

懸而未解的問題

圖一:大氣氣溫垂直分布的情況。虛線為沒有大氣的情形;實線為考慮大氣溫室效應的結果。

圖二:全球平均的輻射收支

圖三:地球大氣系統輻射收支的緯度分布,曲線1為行星反照率,曲線2和3為射入太陽輻射和射出長波輻射。

圖四:年平均南北輸送量的緯度分配。

圖五:(a)北半球夏季,非絕熱能量分布(單位:瓦/平方公尺);(b)北半球冬季,非絕熱能量分布(單位:瓦/平方公尺)。

圖六:1985年四月,雲對輻射的影響(單位:瓦/平方公尺)

圖七:東亞地區大氣環流結構,南北向為哈德雷胞,東西向為沃克環流。

圖八:(a)長期平均,一月份海面溫度分布,陰影部分溫度高於27℃;(b)長期平均,北半球冬季降水量(單位:毫米)。

圖九:大西洋北極附近冬季平均氣溫,每一點為前後五年的平均值。

 

 

 

 推動氣象變化的熱機


大氣不斷在運動,運動所需的能量,源自何方?很明顯的,答案是太陽。但是,大自然如何將太陽輻射能量轉換成大氣運動所需的動能?這個問題牽涉到許多複雜的物理過程,無法以一個簡單的答案回答。

環環相扣的物理過程

首先,我們必須知道有多少太陽輻射能量可為地球使用?要解答這問題,我們必須了解大氣成分、地表特性、雲量等影響太陽及地球輻射的因子。解決了這問題,我們也只不過了解地表與大氣層的輻射平衡狀態,在此一平衡狀態下,地表及大氣的溫度分布與世界各地實際測量到的溫度分布是否相同?答案是:相當不同。因為輻射能量分布不均勻,會產生「大氣運動」,重新分配能量。譬如:冷空氣往南,暖空氣往北;冷空氣下降,暖空氣上升。能量重新分配的過程中,輻射能量或轉換成動能,為摩擦所耗損,或轉換成潛熱、可感熱而改變氣溫分布。這些過程在大氣中不斷進行著,小尺度如午後熱雷雨、海陸風、山谷風等,大尺度如高低氣壓、印度夏季季風、東亞冬季季風等。

大氣運動則可能進一步改變,由於一、大氣的成分,譬如:南極臭氧洞的形成與大氣環流的傳播特性有關;二、地表特性,譬如:下雪改變地面的反照射率;三、大氣中的雲類和雲量,影響太陽及地球輻射的吸收量。顯然,這些因子的變化,將導致下一波的大氣運動。

討論至此,我們知道輻射-大氣運動是環環相扣的物理過程。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的變化,將影響到所有其他的環節。它的運作,經由各種天氣及氣候現象,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的活動,及地球生物所依賴生存的環境。本文將簡單介紹輻射-大氣運動物理過程中所牽涉到的幾個基本概念,影響大氣非絕熱能量(註一)的分布的幾個重要機制,最後討論幾個重要但是懸而未決的問題。

大氣及地表的輻射能量

太陽輻射能量(或稱為短波輻射)只有一小部分為地球所攔截,它相當於每平方公分每秒2卡的能量。假設地球沒有大氣,在輻射平衡狀態,且反射率為0.3,則地球的溫度相當於255K,即-18℃。但是目前全球平均地面氣溫約為15℃,比輻射平均溫度高33℃。這是因為大氣層的溫室效應(註二)及大氣運動熱傳輸造成的結果。

大氣層中的氣體,如水汽及二氧化碳,幾乎不吸收可見光波段的太陽輻射,但是卻很有效率地吸收紅外線波段的地球輻射(或稱長波輻射)。因此約一半的短波輻射仍能穿透大氣層而為地表吸收,但是約有75%的長波輻射無法穿透大氣而為大氣吸收。這一事實與前述計算過程的假設(即100%的長波輻射離開地球進入太空中)明顯不符。

若不考慮大氣氣體的輻射吸收特性,在輻射平衡狀態,大氣氣溫垂直分布為圖一中的虛線,地面溫度相當於67℃。實際大氣的氣溫垂直分布則類似圖中的實線。比較二者,我們發現輻射平衡下的氣溫分布,在地面溫度太高,在對流層頂則太低,因此溫度垂直遞減率遠大於實際大氣的垂直遞減率。此一平衡狀態下的大氣相當不穩定,容易產生劇烈對流,這些劇烈對流使對流層中的空氣均勻混合。淨效應則是將熱向上傳送,使氣溫垂直遞減率減少至實際值。

全球平均而言,大氣及地表的能量收支平衡可以圖二解釋。若將入射地球的短波輻射能量以100為單位計算,其中19個單位為大氣吸收,30個單位反射回外太空,51個單位則到達地面為地表吸收。地表的輻射能量相當於21個單位,其中15個單位為大氣吸收,只有6個單位進入外太空。大氣本身也放射64個單位的長波輻射能量,其中38個單位來自二氧化碳及水汽,26個單位來自雲輻射。若只計算輻射能量,則大氣共吸收34(即16+3+15)個單位能量,卻放射64(即38+26)個單位能量。顯然,大氣不斷以30個單位的速率損失能量。反觀地表(包括海洋及陸地)則吸收51個單位,只放射21個單位。因此以30個單位的速率吸收能量。這些多餘的能量則以蒸發或熱傳導的形式進入地表附近大氣,再由大氣的水平及垂直運動傳送至其他部分的大氣,彌補大氣輻射冷卻損失的能量。

事實上,對流層中大部分區域都不處於輻射平衡狀態。平均而言,低緯度地區吸收的短波輻射大於損失的長波輻射,高緯度則相反(見圖三)。如果這兩個區域都欲達到輻射平衡狀態,則低緯度地區氣溫必須不斷提高,直到地球放射入太空的長波輻射量等於吸收的短波輻射量。相反的,高緯度地區則必然降溫至所謂的輻射平衡溫度。在此種情形,低緯度地區太熱,高緯度地區太冷,將不適合生存,大部分生物勢將集中於中緯度地區。然而表面覆蓋著流體(如空氣、海水)的地球,無法維持這樣大的南北溫度梯度,而仍保持空氣、海水靜止不動。

流體的運動在大氣中則藉著一般的天氣系統、季風等現象,將熱帶地區過剩的熱量傳送至高緯度地區。在海洋中,則大多藉洋流達到同樣的效果。地球表面約70%為海洋,此一比例在熱帶地區更高。因此低緯度地區過剩的輻射能量,大多儲存於海面下約100公尺深的海洋混合層中,藉著洋流將能量往高緯度傳送,調節大氣溫度的變化。

大氣層提供生物賴以生存的氣體,如植物所需的二氧化碳,動物所需的氧。若無大氣,則沒有藍天、彩虹,地球將是一個無色的世界。若沒有大氣中的臭氧吸收致命的紫外線,地球上的生物將無法生存於地球表面,而必須躲在海裡或地下。除了這些作用,大氣也有重新分配輻射能量的功能,擴大適合生物生存的空間。(當然,輻射能量的重新分配過程中,難免產生劇烈天氣,如颱風、龍捲風等,威脅生物的生存。)

在能量重新分配的過程中,輻射能改頭換面以「潛熱」及「可感熱」出現。譬如,在北半球,大氣的南北運動將暖空氣北傳,冷空氣南送,減少南北氣溫梯度,而達到可感熱傳送效果。地表水分吸收短波輻射蒸發進入大氣,將輻射能轉換成潛熱。水汽隨大氣南北運動,進入高緯度地區低壓中心附近的上升氣流,冷卻凝結而釋放出潛熱。這些潛熱留在大氣中補充因輻射損失的能量,達到潛熱傳送效果。

圖四是年平均南北能量通量的緯度分布,正值代表往北,負值往南,其中乾靜能(即熱焓加上位能)通量最大,潛熱通量與海洋能量通量則相差無幾。整體而言,乾靜能通量占60%,潛熱通量25%,海洋能量通量15%。乾靜能通量與海洋能量通量,皆呈現由熱帶往極區傳送的特性。潛熱通量則呈現由副熱帶地區往高緯度地區及熱帶傳送的特性。這是因為副熱帶海洋高壓盛行,海水蒸發量遠大於降水量,對全球而言,副熱帶是潛熱(亦即水汽)的主要來源。

影響大氣能量的機制

到目前為止,我門只討論到非絕熱能量的一度空間(即南北)分布。但是,如果我們想要了解氣候變遷,則必須了解非絕熱能量的四度空間分布及其與大氣環流之間的關係。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課題,氣象學家對它的了解也相當有限。在此,我們先將視野擴展至二度空間。目前我們還無法測量非絕熱能量,但是我們可以由氣象觀測得到風場及溫度場,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間接估計非絕熱量。

圖五是利用上述方法,估計得到的北半球冬季及夏季的氣候平均非絕熱能量分布圖。在冬季,最大的非絕熱能量位於西太平洋、印度洋、南美洲及非洲等地的熱帶地區;在高緯度,則位於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,即北半球冬季天氣系統最活躍的地區。在這些地區,非絕熱過程提供大氣能量。相當有趣的是,這些地區降水偏多,顯示因水汽凝結釋放出的潛熱,可能是主要的能量來源。在其他地區,大氣則不斷損失能量。

夏季非絕熱能量分布與冬季的相當不同,主要大氣能量增加區域都位於夏季季風盛行區域,即印度、東南亞地區、非洲及中美洲。季風的發生是由於海陸溫差而引起的大氣環流,在陸地產生大量降水。因此,在夏季潛熱也是主要的能量來源。青康藏高原除了因地形有助於產生降水,本身也是一個龐大的可感熱熱源。青康藏高原聳立於大氣中,最高處高於5公里,而且高於3公里以上的面積也相當大。由於土壤的比熱小於空氣的比熱,在夏季當太陽直射北半球時,青康藏高原地表氣溫迅速增加,與周圍大氣相比,宛如火爐,形成了夏季主要熱源之一。青康藏高原的加熱效果,加強海陸溫差,助長印度夏季季風。數值模擬顯示,若沒有青康藏高原,季風強度將減弱許多。在冬季,青康藏高原對大氣的影響,主要是阻擋氣流產生的機械作用,而非熱力效果。

大氣的非絕熱能量並非如圖五永遠不變,它仍舊有年際變化、季間變化、季內變化等特性。引起這些變化的機制大致分為兩類:一、外在因素,如太陽輻射、地表特性、海面溫度等的改變;二、大氣非線性系統內的非線性作用,與外在因素無絕對關係。第二類機制屬於隨機過程,如果它是控制氣候的主要因子,則準確的長期天氣預報將是不可及的境界。在此,我們雖然將影響氣候變遷的機制分為兩類,並非暗示兩種機制是互不影響的。譬如,非線性作用所引起的大氣環流變化,可能改變海洋上層環流結構而海溫分布也隨著改變。大氣環流變化,也可能改變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的雪量,因而改變地表的反照率及能量收支。

嚴格地講,對地球而言,太陽輻射是唯一的外在因素。這方面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,未來勢必影響我們研究氣候變遷的思考方向。在這裡我們將只討論屬於第一類機制的幾種物理-動力過程:冰-反照率回饋、雲-輻射回饋及海洋-大氣交互作用。

冰-反照率回饋機制:

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太陽輻射?地表的反照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其中又以冰雪覆蓋地區的影響最大。因為冰面反照率可高達0.8,遠大於他類表面,大部分入射的太陽輻射被反射,無法為地表吸收。假設高緯度某地區冬季雪量減少,亦即冰雪量及覆蓋面積減少,平均反照率降低,到了春季,地表吸收的短波輻射量將比平均狀況多。較多的太陽輻射被吸收,用來溶解冰面,而冰雪量本來就少,因此冰面很快消失,露出冰面下的土壤,反照率變小。更多的短波輻射為土壤吸收,地面附近氣溫升高,冰雪溶化更快。此一過程為正回饋作用,將使高緯度地區迅速增溫。

相反的,如果冰雪量及覆蓋面積增加,冰-反照率回饋機制將使高緯度地區迅速降溫。所有氣候數值模擬都預測,如果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加倍,全球大氣平均將增溫約2.5K,但是由於冰的反照率回饋,極區則可能增溫7∼8K之多。

最近,巴奈特(Barnett)等(1988年)的氣候模擬顯示:歐亞大陸冬季的雪量多寡影響亞洲夏季季風的強弱。若歐亞大陸冬季雪量過多,春夏季時反射的短波輻射量較平常多,被吸收的短波輻射則多用來溶化冰雪。因此陸地暖化較平常慢,氣溫也較平常低,海陸溫差較小,該年夏季季風也當然較弱。反之,若冬季雪量少,則來年夏季季風較強。夏季季風是行星尺度(註三)的大氣環流,它的強弱也間接影響到其他部分大氣,如太平洋副熱帶高壓。歐亞大陸冬季雪量是否真如巴奈特等人所言,由於資料殘缺不全,很難印證。至少,氣候模擬結果顯示冰-反照率回饋機制有可能影響全球氣候。

雲-輻射回饋:

雲量多寡、雲類分布是影響輻射平衡的重要因子之一。雲內的水滴會將約75%入射短波輻射,散射回太空。因此雲的存在會增加地球反照率及減少地球吸收的短波輻射量,對大氣有冷卻作用。同時雲也吸收長波輻射,減少逃逸至太空的長波輻射量,形同溫室效應,對大氣有暖化作用。但是,雲對大氣溫度的淨效用如何?冷卻還是暖化?科學家發現卷雲傾向暖化大氣,而層雲則傾向於冷卻大氣。顯然,輻射不僅受雲量,也受到雲類的影響。

但是,我們能準確的估計各雲類的雲量分布嗎?事實上,雲量多是以目測估計,是所有氣象觀測中最不可靠的變數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世界氣象組織與國際科學總會,在1984年開始了一個國際性雲觀測實驗,稱ISCCP(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),為期12年,將於1995年結束。

同時,為了了解地球輻射的收支狀況及雲-輻射回饋,另一國際性計畫──地球輻射收支實驗(Earth Radiation Budget Experiment, ERBE)也在1980年代展開。ERBE儀器裝置於ERBS、NOAA-9及NOAA-10三個衛星上,分別於1984年十一月、1985年二月及1986年十二月,開始測量地球的各種輻射量。這個實驗最主要目的是估計各種輻射量,地表(如海洋、海水、赤道森林、沙漠……)在不同天頂角時的反照率,及雲對輻射的影響。我們一旦了解這些過程,就能較準確估計大氣的能量分布及變化,從而了解這些因子對氣候的影響。

ERBE科學家的初步發現是:一、在赤道地區,雲的冷卻作用幾乎平衡暖化作用;二、在中緯度及極區海洋,由於層雲密布,雲的冷卻遠大於暖化作用。全球平均而言,以1985年四月為例,雲對短波輻射的影響,產生每平方公尺-46.7瓦的冷卻作用,而對長波輻射的影響,則產生30.l瓦的暖化作用(見圖六)。因此,該月份平均而言,雲的存在不斷冷卻地球大氣達每平方公尺16.6瓦。若將之換算成溫度,則相當於10∼15K。這個數字遠比加倍二氧化碳造成的增溫程度大。各類雲量的些許變化將會嚴重影響地球溫度變化,其影響程度也遠大於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。

海洋-大氣交互作用

熱帶大氣對流旺盛,釋放出大量潛熱,是大氣運動的主要能量來源之一。譬如: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洋大陸(maritime continent),在北半球冬季是全球對流最旺盛的區域,它的存在與南北走向的東亞地區的哈德雷胞(Hadley cell)及赤道上東西走向的沃克環流(Walker circulation)習習相關(見圖七)。這個區域也是降水量最大,海面溫度最高的區域之一(見圖八)。高溫的海面提供大氣大量的水汽與熱量,大氣劇烈對流容易在此發生。

然而大氣的環流結構,也是決定海面溫度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由此觀之,大氣與海洋緊密銜接,相互影響。近來倍受關注的艾尼紐-南方振盪(即ENSO事件)就是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。海洋-大氣交互作用對大氣最重要的影響,莫過於使熱帶對流活躍區產生位移,改變能量分布形態及行星尺度環流。伴隨而來的,則是全球各地的異常氣候與天氣。

為了了解海洋-大氣交互作用及其對氣候變遷的影響,一個為期10年(1985∼1995年)的國際性計畫「赤道海洋-全球大氣」(Tropical Ocean Global Atmosphere, TOGA),於1985年展開,不僅在熱帶海洋廣設測站收集海洋及大氣資料,同時配合數值模擬,探討此一重要問題。另一屬於TOGA的計畫「耦合海洋-大氣反應實驗」(Coupled Ocean-Atmosphere Research Experiment, COARE),也將於1992∼1993年在西太平洋赤道暖洋面附近進行觀測實驗。國內部分氣象及海洋界人士,也將實地參與該觀測計畫。

懸而未解的問題

太陽輻射是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。長期而言,天文因素如:日地距離、黃赤交角、歲差等亦會影響地球吸收的太陽輻射量,造成氣候變遷。短期而言,地球本身(包括大氣、海洋、地表)則自成一個系統,自行規範能量的分配及氣候的變遷。

工業革命以來,人類正以史無前例的速率急遽污染、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。部分理論指出溫室氣體的大量增加將導致大氣迅速增溫,造成劇烈氣候變遷,嚴重影響人類的生存。從維護生命的角度來看,這一警告已足以讓我們反思:人類經濟發展是否過度?人類是否對大自然需索無度?從而制定一套遊戲規則來減緩人類破壞大自然的速度。

從研究科學的角度來看,我們則必須自問是否已全盤了解影響氣候或全球變遷的各種因子?幾乎所有氣象學家都認為,在政策上我們必須承認全球增溫的可能性,採取適當的步驟延續人類的生存。然而,在科學上,氣象學家對全球是否已增溫,莫衷一是。因為,目前人類的知識並不足以讓我們全然了解控制氣候的重要因子。在這裡,我們僅就本文中提到的機制,舉例討論。

冰-反照率回饋:此一物理機制預測極區將是增溫最顯著的地區。事實上,所有大氣環流模式也作如此預測。然而,過去數十年的極區資料卻顯示氣溫逐漸下降(見圖九)。有兩種可能導致此一理論與觀測之間的矛盾。第一種可能:觀測資料有問題。對這一點,我們需要其他資料或進一步觀測來印證此組資料的可信度。第二種可能:在高緯度地區,冰-反照率回饋並不是唯一而且影響氣候最大的物理機制。比如,北極海上空經常層雲密布,而層雲對大氣而言具有輻射冷卻作用。如果氣溫升高,層雲雲量是否增加?是否加強其冷卻作用?又如,地球是否正進入另一個冰河期?增溫現象是否部分被抵消?

雲-輻射回饋:如果全球增溫發生,大氣中水汽會增加,則雲量是否會增加?如果增加,是高雲增加的多還是低雲?如果卷雲雲量增加,會加強全球增溫現象;但如果是層雲雲量增加,則可能反而變成降溫。目前,氣象學家用來模擬加倍二氧化碳含量對氣候的影響的大氣環流模式,大多相當粗糙,無法正確處理雲-輻射回饋機制。事實上,這些模式也無法正確地模擬我們目前所處的氣候。

海洋-大氣交互作用:海洋有調節大氣的作用。此一作用在全球增溫過程中,扮演何種角色?目前用來模擬全球增溫的氣候模式大多是純大氣模式,少數海洋-大氣模式也還無法準確模擬海洋-大氣交互作用,遑論預測二十一世紀的全球溫度。還有,目前我們賴以證明全球增溫的資料多來自中緯度陸地測站。然而,海面溫度是否也具增溫特性?最近,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尼威爾(Newell)等人重新分析、校正海面溫度資料,發現並無顯著增溫現象。

以上討論的目的不在於反證全球增溫現象不存在,而是指出相關物理現象的複雜程度,遠非目前人類所具有的知識能理解的。正因為如此,氣候或全球變遷研究更顯得急迫。希望當問題發生時,我們已有足夠知識提出對策,以降低人類所受的影響。當然,更急迫的是,我們必須儘早知道全球增溫是否已發生?

註一:非絕熱能量:指熱力學第一定律CvdT=dq-pdα中的加熱項dq,pdα則是透過壓力作功改變氣體溫度的絕熱過程。對大氣而言,非絕熱能量包含:(一)輻射能量;(二)潛熱;(三)經由熱傳導或對流與外界(如地表)交換的可感熱。

註二:事實上,溫室效應是一不恰當用語。園藝用溫室內溫度之所以較室外的高,是因為室內空氣受熱後無法與室外空氣混合,並非因為溫室所用建材-如大氣氣體,對長、短波輻射有不同吸收率。大氣效應似乎是較貼切的專用名詞。

註三:行星尺度(planetary scale):大氣運動可依水平尺度(如波長)分類。尺度最大的是行星尺度,指大氣環流影響的範圍與主要的大陸及海洋大小相當,從幾千到數萬公里。

許晃雄任教於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

 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