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2年 1月265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92、01

#期號:0265

#專欄:「全球變遷」專輯

#標題:焦點問題:大氣臭氧

#作者:柳中明

對流層頂以上的臭氧

對流層內的臭氧

近地面的臭氧

圖一:南極哈雷灣1957∼1990年間,十月平均總臭氧的變化。(縱坐標表示一大氣壓下,垂直空氣柱的臭氧厚度;單位是D.U., lD.U.=10-3cm。)

圖二:南極臭氧洞的化學成因,圖中左方為近地CFC進入高層,吸收紫外射線(hν)光解,釋放氯氣,可以還原臭氧為氧,但也會形成氯氣貯存物質(HCl與ClONO2)而停止還原過程。在南極冬天時,HCl與ClONO2在極區平流層雲(PSC)表面,進行異質化學反應,釋放氯氣或HOCl。在春天時,OClO與HOCl吸收紫外射線,釋放氯氣,迅速減少了高層臭氧,形成臭氧洞。但約過了一個月後,氯氣等又轉化成HCl、ClONO2等,停止還原過程。

圖三:1991年九月墾丁觀測資料顯示:不同來源的氣流所攜帶臭氧、氮氧化物與PAN等的濃度。〔此資料為台大大氣科學系客座專家馬俊博(Dr.M.Buhr)所提供,該觀測計畫為國科會所支持的「台灣背景大氣研究」。〕

 

 

 

 焦點問題:大氣臭氧


十九世紀末,科學家就開始測量大氣中臭氧含量;到了二十世紀末,幾乎人人均知道南極上空破了一個大洞,並且知道未來二十一世紀內,全球氣候將增溫且明顯改變,但是有多少人(包括科學家)能明確分辨大氣中臭氧在整個全球污染問題中所扮演的角色?

臭氧問題可分三項說明:對流層頂以上臭氧、對流層內臭氧與近地面臭氧。大氣中對流層頂平均約在10公里處,隨緯度與季節而變動。

對流層頂以上的臭氧

1985年美國人法曼(Farman)指出,南極哈雷海灣(Halley Bay)上空總臭氧,自1979年每年春天十月不斷減少(見圖一)。美國人在1986年利用衛星資料,證實南緯45度至南極間,有一明顯的臭氧洞在春天出現。依過去三十年資料,1987年春季總臭氧為有史以來最低,且較1956∼1978年春季已減少約50% 。1988年回升,但1989年、1990年持續下降,1990年接近1987年的水準。至於去年(1991年),依輿論報導,似已打破1987年的最低量,不過目前尚未接獲確切的科學論文分析。

垂直空氣柱內總臭氧減少,主要是位於對流層頂以上的臭氧分子正在減少,大致上南極上空離地15∼20公里的臭氧已減少約95%。顯然地,高層臭氧的逐年減少,為臭氧洞的主要「震央」。

此外,流動的大氣並未將全球臭氧阻隔於南極臭氧之外。分析1965∼1986年全球總臭氧觀測資料,科學家指出北緯30∼64度之間,冬季總臭氧已減少約4%,且緯度愈高愈明顯,主要減少區域亦是在對流層頂以上。北歐地區的垂直臭氧觀測資料顯示,上空20公里附近臭氧自1969年以來已減少13.3%,且正以每年減少0.5%的速率進行中。

為何全球總臭氧正在逐年減少?為何臭氧減少主要發生在離地20公里附近的臭氧層?為何減少最顯著的地區在南極臭氧洞,且是在春季?為何北極又不出現類似的大洞?更重要的是:全球臭氧減少,對人類又有何影響?

基本上,冷氣機、噴霧器等釋放出的氟氯碳氫化合物(CFC)在對流層內為化學惰性物質,但進入對流層頂以上大氣後,能吸收紫外光線,並分解釋放出氯氣。氯氣則再與臭氧反應,還原臭氧為氧,但氯氣本身並未遭破壞,而致臭氧不斷減少,氯氣卻能長期(五十年以上)滯留在高層大氣中。所以長久以來,科學界就預測臭氧層將漸遭破壞。不過由於氯能與其他物質反應,形成如HCl、ClONO2等氯氣貯存物質,延緩臭氧遭破壞的速率。但是,在南極上空20公里高度的附近,冬天極夜期間溫度下降至約-80℃,形成所謂「極區平流層雲」(polar stratospheric cloud; PSC), HCl與ClONO2等在此冰晶雲的表面,迅速進行異質反應釋放氯氣,並在初春陽光照射期間迅速進行臭氧還原反應,而致南極臭氧洞都是在春天發現。但在初春約一個月後,氯氣又逐漸轉變為HCl、ClONO2等物質,停止臭氧破壞工作(見圖二)。

此時赤道至南緯45度間的臭氧,經由大尺度波動往南極傳送,而致緩緩填補破洞。當然北半球各地區臭氧,也受南、北半球間氣流傳送,而致緩緩下降。由於全球性臭氧經光化反應生成,再填補到各臭氧減少地區的速率,受限於大尺度氣流傳送緩慢,所以南極臭氧洞也就逐年惡化,破洞似乎一年大於一年。

至於北極地區冬天極夜期間亦有PSC雲出現,但往往由於溫度下降不足,而致PSC雲出現頻率不高且持續時間短,所以臭氧破洞現象雖然每年初春亦可觀測到,但其規模遠小於南極臭氧洞。主要原因乃是北半球地形複雜,所以由地表面往上傳送的重力波,能影響對流層頂以上的大氣波動運動。事實上,過去北極對流層上空經常在冬天出現突然增溫現象,減少臭氧可能遭破壞的機會。

以上問題,輿論均曾密切報導過。若曾注意到所謂的「蒙特婁公約」,則必定也已了解全球正努力減少釋放造成臭氧層破壞的元凶──氟氯碳化合物。工商業界人士更知道:若台灣不趕緊參與「蒙特婁公約」的簽署,則在二十一世紀初期將受到嚴厲的經濟制裁。為什麼?因為人類再不及早合力制止大氣中CFC持續的增加,未來的一百年將目睹全球臭氧層遭受更嚴重的破壞。

對流層內的臭氧

相對於對流層頂以上臭氧逐年減少,對流層以內臭氧卻在逐年增加,不過,增加的數量仍不足以抵消高層臭氧減少的數量,事實上兩者相差在好幾個數量級以上。可是,對流層內臭氧的逐年增加,卻正密切配合著對流層內CO2、CH4、N2O、CFC等的增加,這些氣體均是一般所稱的「大氣溫室氣體」,也就是未來能加強「大氣溫室效應」,並促使全球地表增溫的問題氣體。

相對於其他大氣溫室氣體來說,對流層內臭氧對於大氣溫室效應的影響約僅占10%。但比較值得注意的是:臭氧是溫室氣體中,唯一非直接自污染源釋放者,而是從大氣中許多人為釋放的NOx、碳氫化合物、CO等經光化反應而生成的。簡單的說:CO2、CH4、N2O、CFC等是對光化反應較為遲鈍的物質,因此若能掌握此類來源的釋放量,或許應能逐步減少此類氣體在大氣中的累積量。但是對流層內臭氧的污染源非常複雜,也非常難控制。

在清潔的環境內,自然界所釋放的CO、CH4以及植物釋放的碳氫化合物,即與天然瓦斯中的NO,進行光化反應,產生臭氧。而在污染嚴重地區,車輛所排放的碳氫化合物與NO,會進行光化反應產生臭氧。重要的是:這些光化反應是持續進行的,是藉著氣流擴散,緩緩蔓延到整個對流層內。所以自然界生成臭氧的機制與污染區生成的會混合在一起,而致延長臭氧生成期,造成整個對流層內臭氧的累積。

明顯地,對流層內臭氧的緩緩增加,反應著整個科技文明正努力於提升人類生活品質的成果。相對的,要控制住對流層內臭氧減少,就可能是要降低生活品質,因為只有如此,才可能減少全面性的各類空氣污染物進入大氣,並逐步減緩光化反應生成臭氧。

近地面的臭氧

筆者近年來正努力推動建立永久性的近地面「氣候與空氣品質台灣站」(Climate and Air Quality Taiwan Station; CATS),相助的外國朋友乃以「貓」稱之。CATS要測量的一項空氣品質物質就是「臭氧」,也是環保署各空氣品質測站所監測的空氣品質項目之一。許多友好均詢問:為何要到偏僻清潔地區測量臭氧?

研究空氣污染者都知道:城市地區臭氧在日出後逐步累積,到中午後達到高值,然後緩緩減少,到日落後降到最低值,然後維持此低值到第二天日出。最低值約小於10ppb,而最高值則可高於120ppb以上。依環保署標準,超過120ppb就對人體有害,應該發布空氣污染警報。這種單尖峰型的臭氧變化,在台北、台中、高雄等地均可見到。事實上,國內臭氧污染非常嚴重,一年內中、南部均有超過50個小時以上,臭氧濃度大於120ppb的紀錄,而在台北地區也不少於30次。

當然近地面臭氧源自汽車排放的NOx與碳氫化合物,經光化反應而生成,因此愈在氣流下游地區臭氧值愈高。此現象在美國東岸鄉村地區臭氧濃度反高於城市地區的,可以證明。

那麼在非常偏僻清潔地區測量臭氧,會看到什麼樣的現象呢?今年十月CATS在墾丁鵝鑾鼻進行觀測,發現在東北季風盛行時,風速持續在每秒10公尺以上,也即是1小時內空氣行走36公里,臭氧值約為50ppb。最重要的是:沒有日夜變化,沒有午後尖峰值,一天內毫無變化,都是在50ppb上下。簡單地說,我們在鵝鑾鼻測到來自東北方向的上游來源,許多污染物經光化反應後,生成高臭氧濃度,然後緩緩地順風而下,移到台灣東岸。有趣的是,在九月期間,當南風仍相當強盛時,鵝鑾鼻CATS所測到的臭氧約為15ppb,且同樣無日夜變化。明顯的,南風氣流上游,無重要污染源,而東北風上游卻有污染源(見圖三)。

近地面臭氧測量可說是近代大氣化學研究的重點,在城市與鄉村地區,高濃度臭氧與明顯的單尖峰型日夜變化,對人體健康尤其是呼吸器官與眼睛,有相當影響。在偏僻地區,臭氧濃度無日夜變化的單一值,卻能呈現出上游空氣源的污染狀況。更重要是:大氣中CO2、CH4、CFC及N2O等並非完全不進行化學反應的,一旦在空氣中測到高臭氧值,幾乎可確定是在進行充分的化學反應,因此也意味著CO2、CH4、CFC及N2O等正在改變其化學特徵,這更值得密切追蹤。

近年來,無論是城市空氣污染問題或全球大氣污染問題,均可注意到科學家提出「臭氧」在該問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。在國內,我們無法奢言了解全部真象,並能尋找解決之道。但努力於建設自己的測站,從事監測附近地區近地面的臭氧變化與高空臭氧濃度的改變,至少是我們分內應盡的義務。

柳中明任教於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

 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