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9年9月237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89、9

#期號:0237

#專欄:

#標題:觀測原子排列的奧祕──MEM-LEED系統

#作者:潘文成

LEED原理與結構

LEED的缺點

MEM-LEED的原理與結構

MEM-LEED系統的特性

   

圖一:入射於晶體表面之電子,其入射動能與在晶體內之脫離深度關係曲線。

圖二:LEED裝置。圖中的金屬網與螢光幕稱為RFA(retarding field grid analyzer),電子由電子槍射出,經樣品繞射後,電子於螢光幕上留下繞射圖形。
圖三:MEM-LEED系統中電子透鏡聚焦情形。經由電子透鏡焦距的調整,可分別在繞射平面與像平面,觀測到樣品表面的繞射圖形與顯微放大的圖形。
圖四:約翰生透鏡原理示意圖。電子由O點以角度α0,能量E0射出,其軌跡與樣品表面結構放大關係。其中AB為物,A'B'為放大之像。
圖五:MEM-LEED系統中電子透鏡部分的裝置(a),與電子在透鏡中的運動軌跡(b)。
圖六:約翰生透鏡中由靜電場形成之等電位線分布情形。電子經此靜電場之作用,與光線經一般光學透鏡之作用相同,能被匯聚或發散。





 

 

 

觀測原子排列的奧祕

──MEM-LEED系統


一般應用於研究表面結構的觀測技術,不外乎「顯微放大成像技術」與「繞射技術」。前者是設計放大倍數極高的顯微儀,直接觀察表面之原子排列;而後者是利用帶電粒子或中性原子、分子為探針做晶面繞射,再由繞射圖形推算出原子的實際排列情形。但鏡式電子顯微儀-低能量電子繞射(mirror electron microscope-low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, MEM-LEED)系統,卻巧妙地將兩者融為一體了。

LEED原理與結構

低能量電子繞射(LEED),是研究表面結構的重要技術,因電子與原子間的碰撞截面積較大,且低能量電子在固體內的平均自由徑(mean free path)非常短,由電子動能與脫離深度的關係中(見圖一),可知電子動能在20∼200eV時,其脫離深度只有幾埃,即只有表面的1∼2層原子而已,因此LEED非常適合於表面結構的探討。

LEED裝置如圖二,但整個系統需安置於超高真空中(UHV,p10-10torr),圖中的金屬網用以消除非彈性散射部分的電子,因此只有彈性散射的電子可通過金屬網到達螢光幕,產生繞射圖形。而彈性散射的電子,可由布拉格繞射定律(Bragg diffraction law)解釋,即 a(sinθ-sinθ0)=nλ其中θθ0分別為繞射角與入射角,a為表面層原子間距離,並由德布羅意(de Brogile)方程式,知電子波長λ=h/p=(150.4/E0)1/2埃,E0為入射動能,單位為eV,n為正整數,代表繞射序。若使電子垂直入射表面( θ0=0),則可得a sinθ=n(150.4/E0)1/2(單位為埃),如此便可決定表面原子的晶格結構。

LEED的缺點

LEED雖是觀測表面結構的利器,但仍有以下的缺點:

一﹒由圖二中,可發現樣品和金屬網會阻礙繞射圖形的觀測。

二﹒由於電子能量低,若行經之路徑太長,則外界之電磁場對其影響相當可觀。

三﹒當電子的反射角度大於50°時(即入射能量低於30eV),其繞射圖形不能觀察到。

四﹒LEED的繞射圖形為倒易空間(reciprocalspace)中的亮點,故無法直接觀測到真實空間的影像。

五﹒不同能量的入射電子,所產生的繞射圖形因其繞射點之間距不同,分析上較為困難。

針對以上的缺點柏格(C. Berger)等人,利用電子光學的特殊透鏡──約翰生透鏡(Johansson1ens;編案:此係一種磁場的設計),改進傳統LEED的裝置,不僅在觀測上較為方便,且電子也較不受外界電磁場的影響。

MEM-LEED的原理與結構

MEM-LEED系統中,不僅可由顯微放大的影像來直接觀察表面的形態,同時也可由繞射圖形來研判表面原子的排列,因此兼具MEM與LEED模式的雙重功能。MEM的結構主要是利用電子透鏡(即約翰生透鏡)之聚焦功能,與一片極為光滑之鋁鏡裝置,使電子槍射出的電子,經鋁鏡中心的小孔、屏幕的小孔與約翰生透鏡而投射到樣品表面,經作用後反射而回之電子,將於屏幕上產生一顯微放大的像,再由此45°的鋁鏡中觀察此放大的像。

原理

約翰生透鏡是利用電場使電子的運動軌跡發生偏折,並經適當的安排,使電子聚焦的裝置。如圖三的電子光學裝置,將使電子束經透鏡後,從樣品表面同一點出發的電子(圖中之1、2、3)將成像於像平面,而由樣品表面不同點但同一方向反射的電子(圖中之1、4),則聚焦於繞射平面的同一點上。但實際之裝置只要將屏幕固定於繞射平面,即可觀測繞射圖形,若再調整電子透鏡之焦距,使繞射平面往前移,當像平面恰好落在屏幕上時,則可在屏幕上觀察到表面原子的放大影像。

從圖四,簡單說明約翰生透鏡原理,根據布拉格定律asinα0=nλ

sinα0=n/a.λ=(n/a)(150.4/E0)1/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1)

上式中的α0是電子的入射角,也就是前述布拉格繞射定律的θ,因為電場平行於鏡軸,所以電子的徑向速度(相對於電子的出發點)分量不變,尤其在第一區域(見圖四)中距樣品最近,且其範圍較第二區域小,故(2)

在第二區域中假設電子運動軌跡之計算符合高斯近似(Gaussianapproximation),即在第二區域電子運動軌跡趨向鏡軸,〔因陽極的電位Φ'較韋乃耳特(Wehnelt)極電位高出很多〕,故符合Lagrange-Helmholtz關係式:

大多數電子都平行於鏡軸入射,所以α,α'角度很小,即α=sinα,且放大率M=A'B' /AB=A'F' / f',因此

 

由(3)式可知,電子軌跡與虛焦平面的交點為rF',一般情形是,因此 rF'  Φ'1/2,且具有相同α0以及E0之電子運動軌跡就會跟虛焦平面相交於 rF'

結構

MEM-LEED系統,是由傳統LEED,配合約翰生透鏡與一個鋁鏡而成(見圖五)。由電子槍射出之電子束動能約8∼10keV,經約翰生透鏡後開始減速(約翰生透鏡包括陽極、韋乃耳特極與樣品三部分),到達韋乃耳特電極時約減為1keV,最後電子以低能量投射在樣品表面,當屏幕位於繞射平面時,經繞射而回的電子受約翰生透鏡加速,至韋乃耳特電極時可達1keV,再至陽極時達8∼10keV,然後以等速抵達屏幕,其繞射圖形經45°的鋁鏡反射至觀察者眼睛。

韋乃耳特電極為電子透鏡中用來控制電子束電流大小之電極,此電極首先由德國科學家韋乃耳特採用,故以韋乃耳特極命名此電極,目前「韋乃耳特」已成為電子透鏡中之專用名詞。

約翰生透鏡完全由靜電場控制,因此改變陽極,或韋乃耳特極電壓,即可調整約翰生透鏡的焦距,但通常焦距是用韋乃耳特極電壓來調整。約翰生透鏡中靜電場之等位線如圖六所示,其對應的電子運動軌跡則如圖五所示。

MEM-LEED系統的特性

一﹒從MEM模式來看

(一)MEM模式係直接利用顯微放大的影像,來觀察表面原子的排列形態。

(二)入射電子束並未接觸到表面原子,所以只是恰好在表面處即反射回來。

(三)對於表面的接觸電位非常敏感,可利用來測量化學吸附(chemisorption)過程中,表面原子的功函數(work function)之變化。

(四)MEM模式操作簡單。

二﹒從LEED模式來看

(一)電子只有在接近樣品時(約0.5mm距離內)才是低能量電子,因此對於磁場變化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。

(二)繞射圖形中,各繞射點間的距離,不因入射電子動能的變化而改變,這對於測量各繞射點強度與入射能量的關係,非常方便。

(三)屏幕為平面式的,較一般球面屏幕易於製作,且對一般強度的測量裝置較方便。

(四)鑑別率(resolution)較傳統LEED為佳。這點有益於表面結構缺陷的觀測。

(五)從LEED模式轉換成MEM模式只要調整韋乃耳特極電壓即可,因此可同時觀測到同一區域的繞射圖形與放大之表面原子影像。

MEM-LEED的主要持點在於不僅可觀測傳統LEED的繞射圖形,並可觀察到真實空間中顯微放大的表面影像,且可減低電子受外界電磁場的影響,以及用韋乃耳特極電壓來調整並控制LEED模式與MEM模式的轉換。因此,MEM-LEED系統對表面科學的研究,提供雙重而良好的技術。

參考資料

1.G.Ertl, J. ü, Low Energy Electrons and Surface Shemistry, Eecond edition, 1985.

2.M. Prutton, Surface Physics, Oxford,Second edition, 1983.

3.C. Berger, J. C. Dupuy, J. Appl. Phys., 48:(12)5027, 1977.

4.C. S. Shern, W. N. Unertl, J. Vac. Sci.Technol.A, 5:(4)1266, 1987.

5.C. S. Shern, Ph.D. dissertation, University of Maine, 1986.

6.M. E. Barnett, W. C. Nixon, J. Sci.Instrum., 44:893, 1967.

7.J. C. Dupuy, A. Sibai, B.Vilotitch, Suf.Sci., 147:191, 1984.

8.C. Berger, J. C. Campuzano, R. F. Willis, J. C. Dupuy, J. Micros., 140:395,1985.

9.C. S. Shern,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,26:1, 1988.

潘文成就讀於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

 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