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發行日期:1990、3 #期號:0243 #專欄:書評 #標題:中國大陸的曼哈頓計畫 #作者:袁尚賢 |
|
中國大陸的曼哈頓計畫 【摘要】新書介紹:China Builds the Bomb, by J. W. Lewis and Xue Litai Stanford Univ. Press, 1988, 329 pages. 二十五年前,在台灣聽到中共羅布泊試爆原子彈成功的消息,心裡的感受是說不出來的矛盾;要為中國人能製原子彈而驕傲?還是為台灣受到核子武器的威脅而擔憂?那時剛入化學系的門,只粗略地知道什麼是鈾-235、238跟鈽-239,並不能體會到原子彈製造上的困難。更不會想到,以中國之窮,「當了褲子,也要造原子彈」,刺激人人想要弄一個玩玩(甚至台灣都可能有鈽彈),形成今天核子武器的泛濫。 在台灣讀到的大陸消息,都經過兩重過濾手續,語焉而不詳,真不知道中共是怎麼搞出原子彈的。到美國之後,沈醉於量子化學的奇妙世界裡,也只看到施鼐(Szilard)、哈恩(Hahn)、史特拉斯曼(Strassman)、麥特納(Meitner)及佛來西(Frisch)等核子英雄、英雌的事跡,不曾注意到有什麼中國來的故事。1980年代竹幕半開之後,終於有本書來描述中國核子武器的歷史。 《China Builds the Bomb》是史坦福大學的J. W.
Lewis及薛(Xue Litai)合作的,他們從韓戰講起:毛澤東雖然嘴上說美國的核武器是紙老虎,卻被「逼」著去自製原子彈來對抗。當然最早有俄國老大哥的幫忙,主其事的有聶榮臻(元帥),相當於美國曼哈頓計畫的General Groves;科學界的領頭是錢三強,也相當於歐本海默。同時也特意加強 俄國專家原先責備中國地質人員,不該到江西、湖南、廣東交界的南嶺,諸廣山的花崗岩區去找鈾礦,然而這裡正是後來鈾的主要來源,尤其是湖南郴(音琛)縣的鈾礦。 書上許多人名,可惜只有拼音,沒附中文,於是Luo Penfei, Lei Rongtian等人,只好「待查」了。他們對人物的交代非常簡短,比如錢三強只說他是居禮夫人女兒伊痕(Irène)的學生,彭桓武是波恩(M. Born)的學生,短短半頁而已。比起另一本厚書:R. Rhodes寫的《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》(Simon & Schuster, N. Y. 1986,886p),其中人物介紹的很詳細,加上不少趣聞軼事,更多動人的情節,實在有勝於小說。大概是中國此書收集資料的困難,這些中國工作者,都被輕描淡寫地帶過。 天然鈾有兩種同位素原子量238及235,235含量極少,而238不能用來作炸彈,它要經過原子爐反應轉變成鈽-239之後才能製成炸彈。而鈾-235直接可以作成原子彈。美國在1945年試爆世界第一顆原子彈,用的是鈽-239。俄國1949年跟進的也是用鈽。鈽以天然含量為99.3%的鈾-238同位素作原料,當然比較容易。而用天然含量只有0.7%的鈾-235同位素來製,就得把鈾礦先提成氧化鈾,再變成四氟化鈾,最後製成六氟化鈾,用氣體擴散法把跑得快一點的鈾-235跟鈾-238分開。中國起初是兩頭並進的,只是1960年,俄國老大哥撤走,在酒泉的鈽工廠進度太慢,才斷然決定只走鈾-235一條路。擴散分離廠設在蘭州西北的黃河岸上,工程相當艱巨,又窮又落後的中國決定這麼作是很不容易的。 當時俄國顧問,把各種機密都保留一些重要的部分,不讓中國同事知道。1959年冬,俄國佬巡視蘭州工廠,只差沒裝「主要機件」(猜想是儀表及擴散隔膜),卻故意刁難說到處太髒,要是弄乾淨了,當天就可以發「主要機件」。劉杰及王Zhongfan就連夜動員打掃整理,次日俄國佬回來察看,大吃一驚,只好發包裝機。還有一些特殊潤滑油,俄國顧問把它鎖在保險箱中,1960年撤走的時候都帶了回去,多虧Hou Xianglin花不少工夫,研究出自製品。 最後炸彈裝置的設計,是由王淦昌(麥特鈉的學生)、彭桓武、郭永懷帶頭,還有陳能寬、周光召、鄧稼先等的參與,可惜都沒有詳細的資歷介紹。俄國顧問突然撤走之際,一些炸彈設計圖,匆匆切成碎片,幸虧來不及毀掉,鄧稼先等人把它拼湊回來,找到月眉形的炸藥設計,使得「壓緊法」(implosion,即內炸法)引爆裝置省事不少。鈾-235的量要多於臨界質量(critical mass),才會有持續的連鎖反應,導致爆炸。內炸法可以用較少量鈾-235,外面用一層炸藥把它炸壓變緊。鈾235密度加大,從而達到臨界質量。內炸法比較難作,但是省鈾料,所以中國選用此法。 另一種方法叫作壓攏法(gun barrel即鎗管法):把鈾-235分成兩塊,一塊用鎗彈一樣射向另一塊,在結合時超過臨界質量而爆炸。當1964年中國試爆成功之後,美國原子能署主席西博格(Seaborg),還以為是鈽彈,第四天才吃驚地測到中國炸的是稀有的鈾-235,而且用較難的壓緊法。除了俄國老大哥突然撤走之外,老毛又搞大躍進等等運動滿 終於到1964年秋天,在博斯騰湖與羅布泊(羅布泊多半時間沒水,太空照片看到一灘水跡,像個大耳朵)中間的幸格爾,裝了一個兩百公尺高塔,把核彈裝置放在頂上。在試爆前的空中照片,居然發現附近沙漠中有人跡,經過幾天的追蹤,找到一批兩百多人的國民黨殘兵及家眷! 1964年十月十六日試爆的是威力等於二萬噸黃色炸藥的鈾-235炸彈。接著兩年之後,試爆了一顆鈾-235加鋰-6的20萬噸裝置,鋰-6是氫彈的原料。跟核武器並行發展的,是中共飛彈工程,也就是另外兩個姓錢(錢學森與錢偉長)的故事。1964年十月,一顆二萬噸威力的鈾-235炸彈即是以中程飛彈射出去的。緊接著1967年,試爆了300萬噸級,鈾 作者們預計下一本書將是中國的飛彈故事。 袁尚賢任職於美國Tracer Technologies Inc. |
|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 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 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