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發行日期:1988、05 #期號:0221 #專欄:評論 #標題:「清明時節雨紛紛」──地球科學教育的本土化 #作者:姜善鑫
|
|
「清明時節雨紛紛」 ──地球科學教育的本土化 地球科學內容博雜,舉凡和地球有關的天文、氣象、地質及海洋等自然現象均屬之。自人類微觀角度看地球,地球上的各個地區自然環境均不盡相同。這種地理位置的差異,乃造成了各地不同的天氣、氣候、岩石、地層與地形;後者遂組成了多采多姿的地球科學不可或缺的部分。所以地球科學除了有一般性的原理做基礎外,同時在地表的分布上也具有區域性的差異。 為了解地球科學這種雙重特徵,茲以今年的清明節天氣為例說明如下: 對國人而言,「清明時節雨紛紛」,似乎應該是常態天氣,但是今年本省卻是艷陽高照,好像與過去的經驗大不相同。若從區域特徵來看這個問題,則應該是「清明時期,雨紛紛的天氣出現在那些地方?」若從一般性原理來討論這個問題,則是「為什麼清明時節會有雨紛紛的天氣?」 國人從長期歷史中累積了非常豐富的天氣知識,根據歸納,發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(即江南地帶),每年清明節期間通常都是「雨紛紛」的天氣。在氣候學中,對這種在一特定地區和一特定時間之內,幾乎都會重複出現的特定天氣現象,我們稱之為氣候的奇異點(singularities)。目前氣候學者已分別在全球各地發現不少的氣候奇異點。在我國比較著名的有:長江中下游的「清明雨」和華北的「秋老虎」;在美國比較著名的有:印地安夏天(Indian summer,在秋季中期至末期之間)、新英格蘭地區的一月融雪(January thaw,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三日)及亞利桑那州的夏季高壓跳躍(summer high jump,七月一日)。 為什麼長江中下游在清明節時期會出現「雨紛紛」的天氣?這是因為每年入春後,太陽在天頂的位置開始北移,因而北半球接受的太陽輻射逐漸增多,於是原來控制我國冬季氣候的大陸冷高壓漸漸減弱,使得盤踞於南方海面的暖溼氣團得以北上。在清明節前後,冷暖兩股空氣相會於南嶺山脈至長江之間。因為這兩股空氣勢均力敵,互相對峙,南北移動進退緩慢,造成了氣象學上所謂的準靜止鋒(quasistationary front)。在這個準靜止鋒兩側,常有南北方向的小波動,當冷空氣南下推進時,其上部的暖濕空氣就被迫抬升,造成溫度下降,於是水汽凝結降雨。在高空,環流氣流大致平直,是西風,有許多小槽小脊,因而使北方冷空氣分裂成一小股一小股的向南方吹,每一次冷空氣南下,就形成一次陰雨天氣。所以在清明時期,常常都是一陣陰雨接著一陣陰雨,原因即在此。 反觀本省北距江南地帶有七百多公里之遙,受到長江中下游清明準靜止鋒的影響較小,所以本省在清明時節是否也應該是「雨紛紛」的天氣,自然就值得懷疑了。 地球科學也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係,我們亦可以用一個梅雨例子來說明,並解答我國文學上的一個難題。 宋趙師秀作「約客」: 「黃梅時節家家雨, 青草池塘處處蛙。 約客不來過夜半, 閒敲棋子落燈花。」 宋曾紆作「三衢道中」: 「梅子黃時日日晴, 小溪汎盡卻山行。 綠陰不減來時路, 添得黃鸝四五聲。」 宋戴復古作「夏日」: 「乳鴨池塘水淺深, 熟梅天氣半晴陰。 東園載酒西園醉, 摘盡枇杷一樹金。」 上面三首詩的作者都是宋朝人,三首詩都是描寫黃梅時節的梅雨天氣。但是第一首是說「黃梅時節家家雨」,第二首卻說「梅子黃時日日晴」,到第三首又變成「熟梅天氣半晴陰」。三位作者有三種不同的描述,讀後實在令人費解,究竟誰是誰非呢? 其實梅雨現象有「多梅」(梅雨豐沛)、「少梅」(梅雨不顯著)和「空梅」(梅雨未現)之別。而且我國梅雨主要集中於二個地區:一是三峽以東的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;另一是本省中北部和華南五嶺一帶。我們稱前者為北梅雨帶,後者為南梅雨帶。此外,南北二帶的梅雨「入梅」(梅雨出現的時間)和「出梅」(梅雨消退的時間)亦有差別。因此,我們可以理解,由於詩人出生地點不同,其筆下的黃梅天氣也自有差別了。 以上僅是列舉本土的兩個實例,說明地球科學中的氣象問題。不獨氣象具有區域特徵,可從事本土題材研究,其他天文、地質和海洋等亦均有區域特性,可研究的本土題材也非常多。例如:火山、地震、山崩、海嘯、河川等等,不勝枚舉。 地球科學因為具有地理區域特徵,而且又可以用大自然做為教室和實驗室,所以應該是一門相當容易引起人興趣的科學。如果我們的教材編輯得當,能夠儘量多以周遭事物環境為對象,配合實地參觀、調查和講授,將地球科學知識溶入生活當中,則學生將不會視地球科學為與生活毫不相干的一堆刻板的死知識。 回顧我國高中地球科學教育,自民國六十一年修訂高級中學課程標準,首次將地球科學列入高三自然組必修課程以來,迄今業已十五個寒暑。地球科學教育的實施效果如何?無可諱言,目前高中的地球科學有名無實,形同虛設。形成原因繁多,在本次專輯相關文章中已有詳述,本文不再贅述。但是學生學習興趣低落則不容忽視。學生興趣缺乏,與教材和師資的不當有關。教材未能配合本地環境,授課師資非本科訓練,以致教法未能深入現實生活,均使得我國的地球科學教育太過僵化,流於形式。 為使地球科學教育落實本土且生根,今後的地球科學教育實在不應該像過去一樣;任由彼此不相關連的天文、氣象、地質和海洋四個獨立的學科拼湊而成。地球科學應該是科際整合的科學,在「動態的地球」(dynamic earth)概念上,將各相關科學中最新且最重要的基本知識和觀念融合,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。地科教材的內容宜多採用本土題材,由近而遠,由實際而抽象;教學方法則宜由相關本科系畢業的教師經由生活的引導,而引發學生的興趣。唯有如此,我國的地球科學教育才得以紮根落實。 姜善鑫任教於台灣大學地理系,本刊編輯委員 |
|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 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 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