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6年10月202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86、10

#期號:0202

#專欄:科學/人文/科學史

#標題:科學古典名著之五牛頓的「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」

#作者:袁尚賢

年輕時代

升成教授

光粒子運動
醞釀出書

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

走下坡的牛頓

   

圖一:牛頓手繪稜鏡分光實驗。A鏡把白光分成七彩,經BC中小洞X,只有單色光通過,再經DE中小洞Y,則第二稜鏡F不會再把純色光分開,同時可得此色光之折射率。
圖二:牛頓三大運動定律。
圖三:假設改成現象之處。

 

 

 

科學古典名著之五──牛頓的「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」


牛頓是我們心目中天才科學怪人的典型:脾氣古怪,行為特異,常常為了一個問題而廢寢忘食。自從1936年他的私人手稿公諸於世之後,研究牛頓的著作已近汗牛充棟的程度,只有關於達爾文及愛因斯坦的文獻產量差可比擬。

年輕時代

牛頓是1642年耶誕日生的早產遺腹子,體重太輕,家人都怕他活不久。他家在英國Lincolnshire鄉下的Woolsthorpe,父親有點地產。母親在他三歲時,再嫁了一位六十三歲的有錢人Smith,繼父不肯收牛頓,他由外祖父母帶大,十一歲時繼父過世才跟母親同住。後來離家去上中學,在校性情孤獨;他手藝靈巧,善於製作器具模型,校長教的數學在當時算是很深,他成績很好。十七歲時母親要他務農,牛頓書呆,試了一年不成,只好送回學校去。後來因為校長及舅舅的支持,母親才讓他在1661年去劍橋大學,其母有能力供應學費,卻令他以半佣半讀(Subsizar)身分入學,要伺候高年級及富家子弟。

那時劍橋不比哈維當年進步,內容還是宗教神學,牛頓對數理有興趣,一切都得自修。1664年,他開始讀笛卡兒、華立斯(Wallis)等之數學、物理書籍,先學會解析幾何及無窮的概念,只翻了一下歐氏幾何。又對光學及視覺有興趣,拿自己眼睛作實驗,差點弄瞎了。他的心得都詳細記下來,幾十年下來積成三百多萬字,即是今天「牛頓學」的資料。1663年,劍橋剛設Lucasian數學教授一職,由拜羅(I.Barrow)擔綱。牛頓在校內沒什麼朋友,拜羅可算是他唯一的朋友。

是年,大概是由拜羅及另一位鄉友幫助,牛頓得了獎學金,於是可以全心關注數理。他的室友記得他常常忘了吃飯,養肥了一隻貓,也常忘了睡覺,要寫字都會忘了拉把椅子,這樣不眠不休直到問題解決為止。他由華立斯書出發,一年之內發明用運動觀念解題,(1+x)p的無窮級數展開法、流數(fluxion)積分術、求切線法,一下子超過了歐洲數學家的成就,但是他一字不提。

1665年,牛頓輕易通過古典的學士考試,留校進修。不久因為瘟疫蔓延,劍橋停課兩年,他就回鄉去住。在這兩年中,牛頓奇蹟式的發揮天才。五十年後他回憶說:「1665年初,我發現了近似級數法,以及化解任何形式之二項式變成這種級數的方法。同年五月,我發現格雷哥里(Gregory)及史路瑟斯(Slusius)的求切線法,十一月有了直接微分法(流數)。次年一月得了色彩原理,五月有了反微分法之開端。同年,我想把重力延伸到月球,我發現如何估計球體在球面上運轉的作用力。由刻卜勒行星距軌道中心之距離與週期成二分之三方關係,我導出要維持行星的軌道,它與運動中心的引力必和距離平方成反比。於是比較使月球保持軌道之力,與地面上重力的大小,兩者數字很相近。這些都發生在1665及1666的瘟疫年,那些日子是我發明力最強的時候,對數學與哲學思慮之深,超過其後任何時期。」

他把刻卜勒的 r3=kT2代入惠更斯的離心力公式:

f=mv2/r         ∵v=2πr/T

  ∴f=m(2πr/T)2/r
           =4
π2mr/(r3/k)
           =4kπ2m/r2

所以作用力 f與 r2成反比。

他外甥女婿康杜伊特(J.Conduitt)寫的牛頓傳有「重力使蘋果從樹上落地」這麼一句,傳說之後,就變成蘋果打在牛頓頭上,使他「頓悟」的故事了。其實他那時只有粗淺的開始,一切還得以後好幾年的努力,才能奠定這些概念的數學基礎,而且這一切只有他自己知道,沒有公布半點。

1667年,牛頓又通過全額獎學金(fellowship)考試,並得了碩士。1668年莫卡托(Mercator)發表了一本Logarithmotechnia,拜羅拿給他看。牛頓就寫了一篇無窮級數解析法(De analysi per equationes numero terminorum infinitas),比莫卡托高明,拜羅轉寄給皇家學會的柯林斯(Collins)。起先牛頓不肯露名,柯林斯(Collins)很興奮地稱讚它,牛頓才讓拜羅透露作者名字。文中討論無窮級數求積,表演流數微分法,無窮小之概念及求切線法等,柯林斯轉告英國數學界,牛頓之名才傳出劍橋,可是他還是不肯公開發表。

升成教授

1669年,拜羅另有高就,把Lucasian講座教授位置讓給年輕無名的牛頓。他不講分內的數學,卻開課討論光學。他把寢室弄暗,做了許多實驗,了解稜鏡分光原理及白光的組成;他還用一個大弧度透鏡放在平面玻璃上,研究所成之「射圈」現象(惠更斯同時也正在作此實驗)。當然這一切他照常一字不提。

拜羅也叫牛頓為Kinckhusen的代數寫注解,注文比原文還精彩。柯林斯要他發表,牛頓卻默然不理。不久柯林斯終於說動他去寫一篇De methodis,講他的流數微分法,寫了大半就擱下了。結果還是他的手藝促使他揚名。他為了避免透鏡式望遠鏡之色散,製成了兩架反射式望遠鏡,放大率一百倍以上。消息傳開來,1671年皇家學會請他到倫敦展示,轟動全歐,立即選為會員。當年的學會組織正在歐洲興起,科學家有了集思廣益的意見交換所,實在是科學發展上重要之一環。

1672年,牛頓寫成一篇白光為不純色及光是粒子的文章,登在皇家學報,內容也是革命性的發現。可是物理前輩虎克(R.Hooke,發現彈性定律者)起而責難,說他早就做過這些實驗,不承認牛頓之結論,認為白光由七彩組成之看法,只是個「假設」。虎克什麼東西都要表示意見,而且大言不慚,毫不遲疑地筆之於文,與牛頓的躊躇行為完全相反。牛頓遲遲作答,而內容相當侮慢,他想不通為什麼有人不信他的結果及「想當然爾」的結論(見圖一)。荷蘭的惠更斯也不相信,認為不合「光波動」的理論。牛頓回他的信也很不客氣,惠更斯後來信服白光是不純色的實驗,只是對光粒子說懷疑。牛頓等到1704年虎克死後,才寫成它的光學書Opticks,就是要減少麻煩及囉嗦。

牛頓認為這些爭論煩死了,想要退出學會,躲在劍橋,可是別人不放過他。柯林斯在1675年寫了一篇英國數學界的報導,寄給萊布尼玆,提到牛頓「無窮級數解析法」中的無窮級數,沒有明講牛頓的流數()。我們由萊氏遺稿得知他當時已經發明了他的微分法(),跟牛頓一樣是獨立完成的。可是後來為了爭孰先孰後,牛頓就憑柯林斯之信件,一口咬定萊布尼玆是偷他的(參閱科學月刊75-4月號益智益囊集「世紀的審判」一文)。1676年,牛頓經學會秘書歐登堡(Oldenburg)之手,間接與萊氏通信,討論正弦化為級數的問題,用了流數法而沒加解釋,只說「另有妙法」而已。萊氏回信不甘後人,也表現他對無窮級數之功夫,而且不明講究竟。

萊布尼玆又到倫敦,見了柯林斯,柯林斯為其才氣所拜倒,讓他看「無窮級數解析法」一文,萊氏筆記中只注意到級數,沒提起文後的流數法。這事柯林斯沒敢告訴牛頓,萊氏後來也從來不提他看過此文。萊氏回德國後,牛頓由倫敦轉來一信,講二項式展開法,含糊的流數法,緊要處只寫暗號:「6 a c e dæ 13 eff 7i 319 n 4θ4 q r r 4 s 8 t 12 u x」。萊氏回信讚揚連篇,也只把他的微積分法精要略略一提。不久歐登堡過世,兩方不通信了。那時候萊氏還沒發表他的微積分,如果牛頓明白講清楚的話,當然是他先發明,可減少以後的爭吵。

光粒子運動

1675年,牛頓發表了他對光的看法,說光粒子用「以太」作介質而運動,「以太」也可以解釋靜電,甚至於延伸到行星運行上。又說虎克之擾射分光是葛里馬迪(Grimaldi)發現的,而且牛頓可用折射原理來解釋。虎克不服,說牛頓的東西他書上早有,只是略加一點而已。牛頓不由得火大,反說虎克一切抄自笛卡兒。牛頓的薄膜光圈完全不合虎克理論,而且虎克不會算薄膜之厚度,雙方吵個沒完。

1669起,牛頓忙著原始化學的鍊丹術,研讀波以耳等人之著作。牛頓擁有一批借來的丹術手稿,作者都是些無名氏,他也是暗底下在研究丹術,開始鍊汞、鍊銻,卻不鍊金。他用料定量,操作精細,想要由化學中找到物質變化之理。丹術理論強調無所不在之「精」(spirit),萬物由陰陽之精交配而成,跟他的機械化物理觀念大不相同。

當年英國規定教授要成為牧師(ordain),這使他轉移注意力,研讀宗教神學,考據三位一體說(Trinity),研究第四世紀Athanasius與Arius(認為耶穌非神聖)之爭。於是發現新約書中有關三位一體的句子是偽造的,眼看1675年牧師任命期限已近,他不願入教會,打算另找工作。可能又經學院院長拜羅之助,請到英王特令,永免Lucasian講座之牧師身分。那時他專心於宗教與丹術,與外界不來往,只為開課寫了些數學講義,重新對希臘幾何有興趣,用極限概念來解題。他重讀笛卡兒,認為「物與物作用一定要接觸」的想法不正確。

1679年,虎克繼任皇家學會秘書,寫信給牛頓,討論他的世界系統:「基於三個命題:第一,所有天體都具有傾向體心的引力(或重力),由是它們不但吸住本身的各部位,使它們不能飛離(此由地球上可見),而且在它作用範圍內吸引其他天體。其二,進行直接、簡單運動中的任何物體,會繼續向前直走,一直到有其他作用力折彎其運動,構成一圓形或橢圓或其他複雜曲線。其三,這些引力,當物體越接近中心,作用越強。」

這個題目牛頓很感興趣,回信中討論:在塔上之落體,起點之切線速度比地下大。他畫了一圖,表示落體會沿著一個螺線掉到地心去。虎克捉住了牛頓的大錯,回說物體在無阻力下會以橢圓運動,而常繞著引力中心運轉。牛頓回信認錯,並進一步計算了在均勻引力下之物體的運動情形。虎克馬上回說:「可是我的引力是與中心距離平方成反比的,所以速度與引力之平方根成正比,因此如刻卜勒所說與距離成反比。」這兩句「定律」都是錯的,牛頓就懶得再理他。但是他好奇心起,再把問題倒過來,由已知橢圓軌跡,用刻卡勒面積定律,求得運動物體之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,這比他1665年用r3=kT2代入離心力的計算要難得多了。可是他又分了心,好久沒再想物理,只寫了些上課講義,再動手寫一篇數學文章,半路又擱下了。

醞釀出書

1684年一月,哈雷、阮恩(C.Wren)及虎克在討論天體運動,虎克誇說他能以反平方關係算出所有天體運動定律,哈雷說他試過而算不出來。阮恩不信,以一本書為獎,看兩個月後有誰能答,虎克說他的答案要等別人失敗後才講,而兩個月後他也沒得獎。八月,哈雷因他事訪牛頓。

哈雷問他,如果行星與太陽之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,它所呈現之軌跡是什麼曲線。牛頓馬上說是個橢圓,哈雷又驚又喜地問他怎麼知道,他說我已經算過,於是哈雷即刻要看他的演算,牛頓在紙堆中找卻找不到,答應要重新算過再寄來。

我們有手稿為證,牛頓是裝著找不到,他想要再檢查一下,果然算法不對,再重新演算。十一月,哈雷收到一分長達九頁之革命性文章:「物體在軌道中之運動」(De motu corporum in gyrum)指出由橢圓導出引力與其焦點距離平方成反比;由反平方引力導出軌跡必是錐體曲線,橢圓只是其中之一;由運動定律導出刻卜勒第二及第三定律;並求出在有阻力之介質中拋物體之軌跡。

牛頓越思考這個問題,越放不下,內容也越詳細。於是廢寢忘食,神魂顛倒地花了十八個月工夫,完成「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」(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)。

1686年牛頓之第一卷稿子寄給皇家學會,皇家學會指定哈雷經管出版事宜,當時學會會費欠的人太多,本身沒什麼經費,哈雷要自掏腰包來付印。不久哈雷寫信給牛頓說:「虎克認為重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是你從他那兒得來,要求在序文中明言。」牛頓第一封回信中說可以,過了三星期,又來一封語氣大變火氣十足的信,根本不承認虎克有半點關係,甚且威脅不出版算了,大概是虎克到處去吹牛,他聽了火大之故。幸虧哈雷打圓場,加上牛頓找到1673年給惠更斯的信裡,已經講到反平方關係,虎克承認他那時還沒想到,牛頓體諒哈雷花費也不少,這才消氣。只是初稿序中的Clarissimus Hookius先改成Hooke,最後還是不提,僅在講彗星的地方提一下虎克。出書之後,專門有兩本每頁訂有一張白紙的書給牛頓修改。1713年再版時內容大有改變,1726年三版,成為科學書作者本人修改得最勤快的,以後只有達爾文一而再的修改他的「物種原始」。

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

卷一包含有八個定義及三大定律。定義了物質與運動之定量、慣性、作用力及向心力。注解中認為要有絕對之空間及時間,才有絕對的運動。三定律即是一、動者恆動,靜者恆靜;二、運動之變化與外加作用力成比例(F=ma);三、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。然後有六個推論,處理物體之運動,討論線段、角度及切線,讀起來像是數學書。他用古式幾何方法,其實可能是用解析法或微分求出來,改裝成幾何形式而已,很不好懂。次為十四節,討論由向心引力而形成之各種軌道性質、單擺、球體及非球體之引力,最後是「極小物體受向心力激起之運動」。還有幾個命題,例如:命題xi,如果物體以橢圓運轉,「對著橢圓焦點之向心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」。運轉軌跡是雙曲線或拋物線時亦然。命題xv導出刻卜勒第三定律。命題lxv:引力與中心距離平方成反比,則軌跡為橢圓,且證明刻卜勒第二定律,即物體與焦點之連線於同時間內掃過之面積相同。命題lvxi,解三個互相作用之物體運動情形之近似解。

卷二「有阻力介質內物體之運動」,分九節,講液體中物體之運動、液體之密度與壓縮、液體之流動、液體之圓周運動。注解中說:「行星不是由物質渦流所帶動,」反駁笛卡兒之學說。第八節用理論導出聲速:首版時牛頓測出聲速為968 ft/sec,1705年德哈姆(Derham)測得1,142 ft/sec,牛頓在二版時加入許多勉強的假設來湊出這個數字(大家做實驗時,好像都有這種經驗),其實這是他原先沒考慮到聲波壓縮時的熱量關係而已,可見湊答案是多麼容易的事。

卷三「世界系統」,利用卷一之數學,可以解釋天體現象,包括彗星、海潮、木星土星之衛星及地、月、日之運動,是唯一普通人可讀的部分。首先有六個「現象」,證明木星及土星的衛星軌道,合於刻卜勒之第三定律;各行星亦是如此。接著有三十三個命題:「任何物體都有重力,與其所含某些度量成比例」;「行星在天上之運行可維持非常之久」;「海水之潮汐是由於太陽與月亮之作用」;「月球之運行」;「由已知三點位置求出彗星軌道」。

結尾總註釋裡,他提到上帝與重力之關係,他的名句「我不虛構假設」(Hypotheses non fingo)即出現在這裡。初版的卷三這裡都叫作「假設」,二版才改成「現象」(見圖三)。這種不相接觸之物體居然也有相互吸引力,大家最不能接受。萊布尼玆即以為:「太神奇、太抽象。」牛頓拒絕考慮重力究竟是怎麼來的,只說:「重力的確存在,而且依照我們所解說的定律而作用」,只要能解決天體現象就夠了。等於把這個懸案留給後人。

牛頓「原理」中的程式可以分成三個階段:第一階,先想像出一些定義及架構,以純數學的手段由起首條件(initial conditions)求出它的結果;第二階,比較這些架構及結果,與實際自然現象中之規律,於是從而改變起首條件,形成一個新的第一階,再延伸出第二階。起首之數學架構都是簡化、理想性的自然景況,純是數學及模式。幾次兩階手續之後所形成之系統,便包含了大自然所有的複雜性質。

比如地球繞日,太陽之大,地球對太陽之引力可以忽略,所以地球之運行,可以看作卷一命題一及二中:一個質點在固定之重力中心的吸引下而運動。然而月球、地球之作用就得考慮它們各繞兩點之間的一點「重心」(center of gravity)而運行,甚至加上其他行星所引起之干擾,即是改變了計算內容。這些基本架構求出之結果,符合實際現象,所以相信架構為真,可用以預測已知或未知之現象。於是最後一階段他宣布「重力的確存在」:由計算得知,重力延伸至極大的距離,因距離之平方而變小,在一個均勻之圓球面之內為零。對一均勻球體或同心球面之物體外的引力,等於所有質量全集中在球心一點一樣。引力與質量有關而非面積,於是與液體中運動或壓力之現象不同。至於重力的來源為何?牛頓卻想不出道理來。

「原理」初版只有四百冊,1979年售價高到14,000英磅。再版有750冊,三版有1,250冊,現有八種文字的譯本,包括日文,但無中譯本。

牛頓影響力之深遠,最明顯的就是他以後兩百年來的物理,完全用他的方法來處理。他的真正「傳人」卻是歐洲大陸的科學界,用萊布尼玆的微積分記號,把「原理」轉變成解析形式,應用上更為方便。英國太堅持用牛頓的反而退步。1781年新發現一個行星:天王星,但是它的軌跡不太合計算值,有人開始認為牛頓公式大概有問題。然後李佛瑞(Leverrier)及亞當斯(Adams)等以為是還有一顆行星,軌道在天王星之外,受這個新行星重力影響,天王星的運動產生偏差,於是推算新行星的可能位置,果然在預測的位置上找到海王星。

但是水星的軌道每一百年產生43秒角度的差距,卻是牛頓公式無法解決的,要等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才有答案。由於每百年差43秒是微乎其微的數值,今天對於天體現象及衛星發射的計算,只要牛頓公式就足夠;而且日常生活中的工程計算也完全是牛頓物理的天下。從1700年起,歷史學家及科學家都感覺到科學界已經產生了一大改變,於是原意是「運轉不息,週而復始」的revolution這個字,變成了「根本的改革──革命」。

走下坡的牛頓

牛頓在這時候畫了第一張肖像,充分呈現了牛頓的「雄姿英發」,他以後畫像累累,一張比一張肥胖。他於1689年選入國會議員,參與政事,交了不少達官貴人。1692年他精神失常,寫信亂罵人,過了一年才好轉。史家或以為水銀中毒,最近驗過他的頭髮,其中含汞量特高。1695年,經朋友的幫助,牛頓弄到國家鑄幣廠經理一職,遷往倫敦,忙著鑄新幣,捉拿製偽幣者,工作忙碌認真,於1699年升成廠長之後才清閒些。他繼父生的半妹之女芭頓(C.Barton)搬來他那裡作管家婦,年輕漂亮,富有才氣,轟動社交界,花邊新聞滿天飛。她於1715年嫁給牛頓助手康杜伊特,後來繼牛頓任廠長,並為牛頓作傳。

牛頓那時只管神學、歷史及丹術,他的天才沒有延伸到化學上,當然也沒有半點發表。1705年當皇家學會會長,行為專橫,有一代科學王之風。他訂正「原理」時,需要皇家天文師佛萊姆斯提德(Flamsteed)的觀測資料,牛頓當他是個下級助理,強迫他發表未完成之資料,再版的「原理」中用了不少數據,居然沒提佛萊姆斯提德半個字。後來跟萊布尼玆吵微積分的事,說來話長。牛頓手下之年輕人,吹捧牛頓之偉大,小看了萊氏的貢獻。萊氏提議由第三者作仲裁,皇家學會就組成一個調查團,公然判定牛頓為先。今天由牛頓手稿可知,裁決文章是牛頓寫的!「原理」第三版中,連萊氏的名字也刪掉了。

牛頓於1727年逝世,埋在西敏寺。遺產約三萬英磅,被鄉下親人分了去,只有康杜伊特收下他的手稿,然後在他家族中留了一百多年,沒什麼人見過。1872年才把其中認為是屬於數理的小部分捐給劍橋。1936年牛頓家族好像是為了辦離婚而要錢用,把這批「廢紙」拍賣,只得九千英磅,可惜牛頓手稿於是散失世界各地。幸好經濟學家凱恩斯(J.M.Keynes)買到近一半的稿子,送回劍橋。從這裡我們才知道,牛頓花在神學、歷史、丹術上的工夫,有過於他在數理上用的精力。

參考資料

1. R.S. Westfall, Never at Rest:a Biography of Issac Newton, Cambridge Univ. Press(paper beck), 1983.是作者二十年工夫之結晶,凡908頁有餘。

2. E. Segré, "From Falling Bodies to Radio Waves", Freeman, San Francisco , 1984.

3. I.B. Cohen, "The Newtonian Revolution ", Cambridge Univ. Press, 1983.

袁尚賢任職於美國Tracer Technologies Inc.

 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