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7年12月216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87、12

#期號:0216

#專欄:益智益囊集

#標題:重遊幾何

#作者:曹亮吉

   

圖一

圖二
圖三
圖四
圖五

 

 

 

重遊幾何


近二十年來,平面幾何在數學教育中的地位每下愈況,年輕的學子對平面幾何的了解,已經接近於文盲的程度。平面幾何的不幸遭遇大概可歸於課程安排者所持的三個理由:其一,平面幾何的知識不是現代數學的基石;其二,平面幾何的推論對一般學生而言難了些;其三,平面幾何沒有固定的解題方法,不是好數學。

這三個理由都有其道理,但平面幾何就因此而慘遭刪減,則還有檢討的餘地。誠然,平面幾何的知識不是現代數學的基石,但它提供了邏輯推演的絕佳題材,而成熟的邏輯推演能力正是學習現代數學的基石。再者,幾何坐標化的現代方法固然使幾何學量化,便於計算,但往往也因此把幾何直觀的培養從數學教育中剔除。平面幾何的再一優點就是它的美。數學美有抽象的,也有具體的,而平面幾何則兩者兼具,比代數學、坐標幾何學要強得多。

平面幾何對一般學生的確難了些,但對程度好一點的學生,它卻是個非常吸引人的題材。教材統一的結果只好牽就一般學生,使程度好一點的學生失去欣賞平面幾何,進而從中學得研讀數學方法的機會。統一教材與聯考使得大家趨於平庸,這是個典型的例子。

數學各部門的確是朝著規則化的方向演進,譬如有了坐標,許多幾何問題的解法大致上有一定的規則可循。然而,數學研究的目的正是想從一些看起來雜亂的計算推演中,尋找出一些規則來;如果問題的解法都有了固定可尋的規則,那麼這門學問也就熟透了而無法有所進展!平面幾何雖然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但平面幾何的問題並不一定有固定的解法,這正是它所以吸引人的地方。每個平面幾何的題目,對沒見過的人而言,都是一個小小的研究題材。補助線絕不是無中生有;題目經過分析,再做合理的嘗試,補助線往往就瓜熟蒂落,自然呈現。分析與嘗試正是研究數學的不二法門;有了平面幾何的訓練,對數學研究的景況就可以有初步的了解。從尖端研究的觀點來看,平面幾何當然不是顯學;從教育的觀點來看,平面幾何自有其重要的地位。

另外有個普遍的印象,認為自歐幾里得之後,平面幾何就沒什麼進展。其實,垂足三角形、兩圓根軸、圖形變換與反演及射影原理等歐幾里得之後才有的觀點,使許多本來看起來很難很繁的問題,能夠輕鬆愉快,三兩下子就解決了。一般人對平面幾何有了偏見,當然更不知道平面幾何還有這些進展。

出生於倫敦,長年執教於加拿大的數學家H.S.M. Coxeter(1907年∼)是位著名的幾何學家。他也感嘆平面幾何在中學數學教育中重要性的日益沒落。他與S.L. Greitzer合寫一本書「Geometry Revisited」(重遊幾何),其內容為歐幾里得之後的平面幾何學,其目的在力邀讀者再探幾何學,希望讀者迷上了幾何之美。

我們不想就新觀點來看平面幾何學,只想從書中挑出兩個大家一看就懂的題目,使大家也有重遊幾何的機會。

第一個題目是關於等腰三角形的。由於對稱的關係,等腰三角形的兩腰擁有相等的底角、相等的中線、垂線及分角線。反過來,我們要問底角相等就等腰嗎?中線呢?垂線呢?分角線呢?答案都是肯定的,但證明呢?底角相等就等腰,這是大家很熟知的。中線的情形很容易從重心定理推得,垂線的情形則由兩直角三角形全等推得。分角線的情形卻是個難題。

1840年,有人把這個問題就教於偉大的瑞士幾何學家Steiner(1796∼1867年),請他用純幾何的方法來解。若△ABC的三邊為a、b、c,則∠B分角線長的平方可算得為:ac〔1-b2/(a+c)2〕。同理∠C的分角線長的平方為ab〔1-c2/(a+b)2〕。將兩者相等,就可解出b=c。這種解法屬於代數式的,不是純幾何式的。Steiner不負所託,但他們解法卻非常複雜。其後的二十幾年間,各種解法紛紛出籠。

兩分角線相等,如何證明兩邊相等呢?自然,大家會想到各種全等形定理。但縱使畫些補助線,這些全等定理似乎都用不上,原因是:相等的東西很難湊到兩個三角形上去。用反證法如何?也就是假設兩邊或兩角不等,而證明分角線不等。依幾何直觀自然要證:大角的分角線長小於小角的分角線長。

關於長度比大小,有什麼定理可用?一、三角形大角對大邊;二、三角形兩邊和大於第三邊;三、同一圓上的兩劣弧,弧長(或其所對的圓周角)較大者所對的弦較大;四、在比較的過程中,我們可以把較大者弄小些,或把較小者放大些──如果這樣做可以比出大小的話。

目前所知最簡單的證法就是三及四兩項合用。如圖一設∠C>∠B,BD、CE為分角線。在∠DCE內作一角∠FCE∠ABD,交BD於F,則BCEF在同一圓上。因為為∠B<∠BCF=1/2(∠B+∠C)<90°,所以CE<BF<BD。

這種證法有個有趣的歷史:Coxeter在另一本書「Introduction to Geometry」中就提及這個定理,「科學美國人」雜誌的「數學遊戲」(Matheatical Games)專欄主持人M. Gardiner曾為文介紹該書,並提及這個著名的問題,於是有上百個讀者把他們找到的證明送給Gardiner。他花了很大工夫,去蕪存菁,從其中整理出這樣精彩的證法。

第二個題目也是分角線的問題,但這次是三分線。如圖二,三角形三個角的三等分線,兩兩交於P、Q、R三點,則△PQR為正三角形。這個定理首先由美國數學家F. Morley於十九、二十世紀交替之際提出,在朋友間流傳。直到二十年後,才把證明發表在日本的雜誌上。

一角的三等分是尺規作圖作不成的。似乎就是這個原因,三分角線的性質就少有人研究。Morley的發現使人不禁感嘆平面幾何中到底還有許多珍品還待發現。

這個題目的解法也是經過許多人的一再嘗試,才變得玲瓏透剔,清晰可理解。

角三分線沒見過,但面對平分線總有些經驗,於是我們把BR與CQ延長相交於P',如此則P為△P'BC的內心。如圖三,若PQR為正三角形,則【瀏覽原件】,所以RP'=QP',而得∠P'RQ=∠P'QR。因為△P'RQ與△P'BC有共同的頂角P',所以∠P'RQ=∠P'QR=β+γ;同理可以處理以Q',R'為頂角的三角形,及其底角的大小。反之,若可證明△P'RQ等為等腰,則由這些底角的大小,可推得△PQR為正三角形。可惜這條路很難走。

PP'不但平分∠P',當然也平分∠RPQ,因此∠P'PR=∠P'PQ=30°。所以我們可以變通一下,如圖四,以P點為頂點,PP'為一邊作∠P'PR=∠P'PQ=30°,各交BP'、CP'於R、Q。那麼【瀏覽原件】,因此△PQR為正三角形。如此,我們只要證明AR,AQ為<A的三等分線就好了。

如圖五,在AB、AC上各取BT=BP,CS=CP,則TR(=RP)=RQ(=PQ)=QS,因此只要證明ASQRT同在一個圓上就好了(等弦所對的圓周角相等)。

因為已知∠P'RQ=β+γ∠PRQ=60°,所以可以算得∠TRQ=180°-2α。同理∠RQS=180°-2α。因此∠QRS=α,∠TRS=∠TRQ-∠QRS=180°-3α。由此可知,ATRQ,在同一圓上。同理ARQS也在同一圓上。於是Morley定理就得證了。

如果這兩個題目引起你的興趣,Coxeter的書正等著你來重遊幾何學。

曹亮吉任教於台灣大學數學系,本刊編輯委員

 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