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5年09月189期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85、09

#期號:0189

#專欄:評論

#標題:考生有「知」的權利

#作者:劉康克

 

 

 

考生有「知」的權利


大學聯考已經落幕了。今年的考生人數突破十萬大關,一度成為新聞的焦點。許多考生和家長都認為,大學聯考是決定人生成敗的最重要關鍵。然而這樣一件大事卻似乎是一場盲目的混戰,因為絕大多數考生不知道他們奮戰的目標是什麼。

我在兩所國立大學教書時都發現,許多學生對於課程的興趣缺缺,翹課率頗高。我不知道這是我個人因素所造成,還是一個普遍現象。最近,我對七十位大學畢業或肄業的同學發出問卷,調查他們對所讀科系及填寫志願的看法。

問卷的主要內容和調查的結果如下:(有效問卷計六十三份)

1.您認為自己是否適合您所就讀的系?

(1)適合:27% (2)尚可:59%

(3)不適合:14%

2.如果您可以再填一次聯考志願,以您的成績,您是否願意進入相同的系?

(1)是:46% (2)否:54%

3.在就讀之前您對所讀這系的認識如何?

4.填寫志願時,您認為以下資料的重要性優先次序如何?(第一重要的給七分,第二重要給六分,以此類推。)七種資料的得分各為:

(1)師資:368     (2)設備:300

(3)課程:317     (4)出路:373

(5)熱門指數:195

(6)去年最低錄取總分:137

(7)其他:165

由問卷的第一、二題可以看出,回答者大部分都可以適應所讀的科系,但有半數以上對所選的科系並不滿意,這或許是大學生對課程缺乏興趣的一項原因。為什麼學生會對自己選的系不滿意呢?我想:一則是填志願時不了解自己興趣所在,二則是選系時不清楚各系的情況。前者是主觀意識的成熟問題,我們難以探討;而後者是對客觀因素的認識問題,我在第三題中曾針對這些客觀的因素加以探討。結果顯示,絕大部分回答者在填志願時都不了解所選的科系。以他們讀了大學的經驗,來判斷填寫志願所需要的客觀考慮因素中,出路和師資被認為是最重要的,其次是課程和設備。也有人提出其他的考慮因素如:校風、環境、學費等等。但絕大部分考生恐怕在填志願時,都對這些重要資料一無所知,只好盲目地跟從「熱門指數」和「排行榜」了。

有人說選填志願如擇偶,萬一選錯了要後悔一輩子。考生盲目的選擇,不知產生了多少「怨生」,不但造成大學生對求知慾的低落,對於教育投資來說,更是一大浪費。到底誰應該對考生的「無知」負責呢?我認為所有負責大學教育的機構都有責任。因為在我們的體制之中,考生「知的權利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。

首先讓我們看看大學聯招會的責任是什麼?是公平地選取優秀的學生來受大學教育。不過這只是責任的一半;從考生的角度來看,是聯招會提供考生一個機會,憑成績來選擇一個理想的科系就讀。但是,聯招會僅僅把考生的成績單送給各大學,由各大學來選擇他們所要的學生,卻沒有把各科系的「成績單」送給考生去做一個選擇,這實在是極不公平的。因此,我建議大學聯招會,應當負責將參加聯招的院校各科系的師資、設備、課程等資料公布出來。這要比公布去年各系最低錄取總分來得有意義得多,也更能提醒考生不要做「排行榜」的奴隸。

其次,再看看教育部的責任──監督各大學院校,也不時對各科系加以評鑑。這些評鑑最重要的功用之一,應當是幫助考生認識所選科系的「實力」高下。奇怪的是,這些評鑑結果在公文歸檔之後,就再也見不到蹤影了。如果教育部能主動將這些評鑑結果,印製成冊,提供給社會大眾參考,不但可以將優秀學生導引進入師資設備優良的科系就讀,以發揮最大的教育功能,更可以刺激各院校在辦學上的競爭。

最後我們來看看各大學院校的責任。國內大學在自我宣傳的工作上,似乎顯得分外保守。許多國外大學都編印了厚厚的目錄,詳細介紹各科系,以吸引學生。在國內,我還沒見過這樣的資料!為了吸引優秀的學生,學校應當好好介紹自己的科系,特別是系友的成就宜詳加報導,考研究所的錄取率也值得一提,因為學生最關心的是未來的出路。

也許有人會說,果真有這麼多的資料,考生也消化不了。我想現在是大家心態改變的時機了,準備升大學的同學,不應當只在考試的科目上下功夫,更應當好好研究一下,參加這場競賽的目標是什麼。況且在聯考新制下,考完之後足足有三個星期時間,可供同學們思考。拿到成績單之後,更可以在自己的「落點」附近,詳細探究一下那些科系的內容如何。讓準新鮮人多認識一點大學,對整個大學教育都是一件好事。

我們不應再漠視考生「知的權利」了!明年讓我們把「大學是什麼?」詳詳細細地告訴考生吧!

編註:本刊曾於六十四年編印了一本「大學之路」,對國內各大學的一些主要科系作介紹。

劉康克任職於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,本刊編輯委員

 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