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8年05月221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88、05

#期號:0221

#專欄:科學新粹

#標題:科學新粹

#作者:郭中一 梁建平 譯

「疑是銀河落九天」──宇宙中的海市蜃樓:巨型星系弧

氦應有反應活性!

:上圖為以基特峰的4公尺望遠鏡所得的亞貝爾370星團處星系弧的影像,附近最亮的是二十星等的超巨橢圓星系。右圖是加拿大-法國-夏威夷的3.6公尺望遠鏡對同一地區所得的電腦影像。如果其中的弧形是一未見到的星系(圖中白點為其疑似位置)的影像,則在最上方光亮星系的附近應可發現較短的弧。此圖顯示的大小為約一弧秒左右;圖上為北,圖左為東。

:理論預測氦可與氧化鈹形成穩定的HeBeO。rHe-Be=1.538Å, rBe-o=1.347Å(理論值)。

 

 

 

 

 

科學新粹


「疑是銀河落九天」──宇宙中的海市蜃樓:巨型星系弧

去年(1987年)天空中新發現兩個最為耀眼的大光源──超新星SN1987A與巨型星系弧(參閱本刊76-9及76-12月號)。自然前者造成的轟動與激情遠非後者能比,但是後者所釋放的能量卻也不輸於前者,而且兩者都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有極深的淵源。

巨型星系弧是去年元月,由美國國立基特峰天文台(Kitt Peak National Observatory)的林德斯(R. Lynds)及史丹福大學的皮洛新(V. Petrosian),以基特峰的4公尺口徑的望遠鏡發現的;法國多洛斯天文台(Toulouse Observatory)的蘇凱(G. Soucail),以加拿大、法國聯合於夏威夷建造的3.6公尺口徑望遠鏡,也同時發現巨型星系弧。星系弧出現在亞貝爾370號星團及2244-02兩個星系團中,距我們約有70億光年之遙,極窄,但卻長到30萬光年,大約是本星系直徑的三倍,光度竟足可與一千億個太陽的總和匹敵!

林德斯及皮洛新原本猜想,星系弧可能是超新星爆炸中的激震波波前,或是星系中的星球為黑洞所吞噬。但是這兩者皆無法解釋星系弧顯現的清晰弧狀。

目前完整的模型有二:「反景模型」(light echoes)、與「蜃樓模型」(gravitational lensing)。反景模型由密蘇里華盛頓大學的卡茲(J. Katz)提出,他所根據的線索是弧狀結構與偏藍的光譜。在反景模型中,似星體放出短暫而強烈的閃光,此球狀脈波向外穿越似星體所在的星系群。如若在行進中,碰到氣體與塵埃形成的平面(可能是盤狀而在此星系的周圍),便會造成散射,散射的結果便是當脈波穿過散射介質時,可見到弧狀的光亮逐漸向外擴展。

所看到的弧狀並非是個完整的圓,乃是由於散射平面只有部分充滿塵埃。弧狀呈現藍色,則是因藍光較紅光散射為快的緣故(晴天的藍色天幕也是由太陽光經大氣粒子與塵埃造成的)。

這模型並不新鮮,在1901年的英仙座(Perseus)新星爆炸時,便已見過此種反景的現象。

蘇凱則認為反景模型是錯的,因為觀測顯示,鯨魚座內的亞貝爾370號中的星系弧光譜與星系類似。所以她主張這是由重力焦聚所造成的「海市蜃樓」,因此並非是這星系團內的一分子,而是更遙遠星系的扭曲了的影像。

重力透鏡的現象是1930年代由愛因斯坦提出的(參閱科月73-8月號鄭文豪譯的「宇宙中的大透鏡──重力透鏡」)。如果背景星系、焦聚星團與地球恰在一直線上,影像便是個完整的圓環,稱為愛因斯坦環。如果未恰好對準,則會裂為兩個圓弧,偏差更多,則分為許多更小的弧狀片斷。目前所見的星系弧甚長,所以偏離應該不會太多。已往疑似重力透鏡的現象主要是雙生似星體,其影像為數個點。

根據詳細計算,應該還有第二個較小的弧狀物出現,但卻極難觀測,因為它的疑似位置與一個超重星系重合。由於此星系及另一鄰近星系造成的二度焦聚,可能就是觀測到星系弧有些不規則狀的原因。

亞利桑那大學的古路斯曼(S.Grossman)及那拉揚(R. Narayan),也相信星系弧是由重力焦聚所造成的。他們以電腦模擬星系團,產生的長弧狀影像與觀測頗為吻合。

歐洲在智利所設的南半球天文台(ESO)於去年十月末傳來的消息肯定了這「蜃樓模型」。福托德(B. Forttold)以這天文台的3.6公尺口徑望遠鏡作了最新的觀測,顯示在星系弧上多點的光譜,都有一價氧離子與鎂離子的放射譜線,這正是星系光譜的特色。由此肯定了星系弧的光譜,必然是位於亞貝爾370號後面的星系所擁有的。這些譜線的紅外線位移為0.724,約為星系團的兩倍,也就是說,星系團恰處於背景星系與地球的半途。

而從第二個星系弧的先前資料,也顯示出星系的光譜。天文學家也已發現有第三個星系弧存在的證據。

蜃樓模型的肯定,對以後的研究可能有兩項影響:由重力焦聚可決定作為重力透鏡的星系團質量的大小,這或許對棘手的失蹤質量問題可提出新的見解;此外,重力焦聚可將遙遠星系的光度放大,倍數則視星系弧所占面積而定。天文學家可利用此一效應,研究昏暗難以觀測的天體。如果對紅位移為0.5或0.6的密集星系團(rich clusters)作一系統的調查,或許能夠利用透鏡的放大作用發現新的天體呢!

(譯自Sky & Telescope, January, 1988.)

氦應有反應活性!

惰性氣體(氦、氖、氬、氪、氙和氡)的價電子組態是全填滿的ns2np6(氦是1s2),因而,一般的元素或化合物並不與惰性氣體進行化學反應。但此非盡然,1962年,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巴特勒特(N. Bartlett)注意到氧(O2)和氙有相同的游離能(均為12.1eV),由於他已合成O+PtF6-,他推斷用PtF6當氧化劑應能與氙作用。果如他所料,將暗紅色的氣態PtF6與氙以等體積比例混合,在室溫下,黃色的X+〔PtF6-固體即刻生成。爾後數年,化學家又陸續合成出氪、氙、氡的化合物。

1986年,柯克(W. Koch)等人藉量子力學(ab initio)計算得悉:氦應可和氧化鈹(BeO)形成穩定的化合物(尤其是在低溫下,請參見Chem. Phys. Lett., 132:330∼333)。在氧化鈹中,電子在氧原子周遭分布的機率較大,促使鈹原子帶部分正電荷(δ+,見附圖)。反應時,若氦能循氧鈹連線的方向,趨近鈹至適當的距離,氦將以自有的一對價電子與鈹共用(配位共價鍵結),形成線形的三原子分子HeBeO〔其分解反應為HeBeO→He+BeO+3.9 Kcal/mol(理論值,在298K)〕。

在惰氣中,氦尤屬「惰中之鈍」,氧化鈹若連氦都可引發反應,必然也能與其餘活性較大的分子(例如:氮)作用。傳統製備氨的方法是用哈柏法,其反應條件極為嚴苛(高溫、高壓並加催化劑)。而哈柏法是生產人工氮肥的第一步,瀏覽原件(哈柏製氦法)

假若藉由氧化鈹來「活化」氮可行的話,化學家也許可設計出一個效率更佳的製氨法。

(譯自New Scientist, 25February, 1988.)

 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