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發行日期:1988、05 #期號:0221 #專欄:地球科學教育專輯 #標題:地理學與地球科學 #作者:張長義 姜善鑫
.圖一:地理學內涵之理念架構。 .圖二:自然地理學與地球科學的關係。
|
|
地理學與地球科學 地理學是橫跨自然與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科學。從其中、英文名字中,我們就可以了解它的意義了。在中文裡,地理學的意義是「研究地的道理的學問」;在英文中,地理學是geography,該字是由geo和graphia兩字組合而成,前者是地球之意,後者是記載和描述之意。由此可知,早期地理學的目的是記載和描述一個地區的特性,包括氣候、地形、山川、動植物和物產等。但是科學的發展,不可能僅停留在觀察、描述和記載的階段,還需要適當的解釋,更進一步需要能夠預測及規劃。所以,目前地理學已是「研究(包括觀察、描述、解釋及預測)地球表面各種事物(包括自然和人文)的空間分布及其差異的科學」。 根據上述定義,我們可知地理學研究的事物,是以地球表面的為主。事物有自然特性者,如氣候、地形、水文、土壤及動植物等;也有人文特性者,如人口、都市、交通、產業和經濟等。由此可知,地理學不但涉及自然現象,同時也觸及人文和社會現象。它討論的空間範圍,不僅包括我們的周遭環境,而且也廣被全地球。因而地理學內容博大精深,是一門綜合自然、人文和社會的科學。 地理學因為研究的主題重點不同,乃產生了四大傳統。茲簡述如下: 一、地球科學傳統──這就是自然地理學的主要內容,也是其他三個研究傳統的基礎,包括氣候學、地形學、水文地理學和土壤地理學等。主要目的在解釋地球表面自然事物的自然特徵。 二、空間分析傳統──研究一種或一系列有意義特色的區位變異,如人口密度的變異、鄉村分布的變異等。地理學者之責任即為整理出影響此種空間分布型態的因素,並尋求改善之道,使其更具有空間效率。 三、區域複合體分析傳統──為空間與生態分析的綜合,合理的區域單位應透過空間差異性的認定,然後方能建立配對區位間的交流與聯繫,此為現代區域計畫的基礎。 四、人類與環境關係的生態分析傳統──以環境資源為導向,探討人類和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及其影響;如環境資源保育與經理,環境災害的分析,地理景觀之評價,環境影響評估,土地利用合理性之探討與規劃等與人類之間如何交互作用,及其可能導致的結果。 為使讀者獲得清晰概念,茲將地理學的主題式與統合性分類之關係系統架構圖示如圖一。 由於地理學之內涵中,地球科學為人類活動與統合性地理學研究之基礎,以下將闡述地球科學與地理學之關係。 不論中外,地理學都是起源甚早的一門科學。在我國,最早出現「地理」一詞是易經繫辭之「仰以觀于天文,俯以察于地理」。東漢王充解釋為「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,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」。唐朝孔穎達謂「地有山、川、原、隰,各有條理,故稱理也。」我國第一部地理書籍是「山海經」,其次是「禹貢」。兩書俱寫於春秋戰國時代,距今約二千四百餘年。在西方,地理之名是由古希臘哲人Eratosthenes(276∼194 B.C.)所創,距今已超過二千年。 雖然地理學起源甚早,但是科學的地理學卻到十九世紀上半葉才在德國興起。創立者是洪保德(A.von Humboldtt, 1769∼1859年)和李特爾(K.Ritter, 1779∼1859年)。洪保德偏重自然現象,重視實地考察,創立自然地理學。李特爾重視歷史,研究重點是地面的各種人文現象,創立人文地理學。其中一件比較有趣且巧合的事是兩人都是德國人,一是自然地理學之父,一是人文地理學之父,兩人雖然生不同時(相距10年),卻於同年去世。 洪保德發明等溫線方法,這是目前氣象學中使用最頻繁的方法之一。當時他利用等溫說明了大陸東西兩岸的氣候的差異,而且他還根據等溫線的分布,發現了世界上動植物的分布和氣候之間的關係。洪保德研究地理,重視兩大原則:一是因果原則,一是綜合原則。因果原則即是凡事必求其因,而後推其果。洪保德不論研究那種地理現象,絕不只以氣象學或地質學上之研討為滿足。 綜合原則乃是就一個地區的地形、氣候或植物加以分析,並對全世界其他有同等或類似現象的地區,一併加以分析和比較,以便求得更普遍的定律。由此可知,地理學中的地球科學傳統是由洪保德奠定的基礎。 自洪保德創立自然地理以來,其研究的空間範圍,就是以人類和其儀器能夠到達的地方為主;內容則以自然現象的分布和其演變過程為主,主要有氣候、地形、水文、土壤和動植物等。其中的氣候、地形、水文和土壤均和地球科學有密切關係。譬如:氣候學是地球科學中介於氣象學與自然地理學之間的科學;地形學是介於地質學與自然地理學之間的科學等。圖二所示即自然地理學與地球科學之間的關係。 自然地理學中和地球科學有密切關係的學科有:氣候學、地形學、水文地理和土壤地理等。茲以氣候學和地形學為例,說明二者的關係: 氣候學是研究氣候的物理科學,氣象學是研究天氣的物理科學。兩者表面看來好像有些差別,實際上則關係密切。以前的學者將氣候定義為大氣的「平均狀態」,其實這個定義是相對於天氣而言的,天氣是大氣的「瞬時狀態」。 今天我們已經發現,在氣候史中,實際上並不存在著一個標準狀態,氣候本身也是一個過程,氣候有其穩定性,也有其流動性。這也就是說氣候是某一個較長時間階段中的大氣「統計狀態」。其統計狀態包括頻率、平均振幅和週期等。基本而言,這些統計量會隨階段的轉變而產生變化。研究這些大氣統計量變化的科學就是氣候學。 氣象學研究的是天氣系統。在天氣系統尺度中,空間的波動性質和時間的週期性質,大致呈近似線性的對應關係。換句話說,也就是空間尺度愈大的天氣系統,對應的時間尺度也就愈長。但是最大天氣系統的空間尺度是地球本身,因此全球瞬時天氣圖的長波系統也就是天氣尺度的極限。尺度更大,超過地球本身的大氣過程,由於受到地球大氣的空間範圍的限制,無法再用空間尺度來表示,於是只能表現在時間尺度上。這種時間尺度上的大氣過程是無法用瞬時天氣圖表示的,於是以空間坐標為主的天氣分析,遂轉變成以時間坐標為主的氣候分析。這就是氣象學和氣候學分界的地方,兩者表面上有點差異,實則是互補的科學。 地形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種高低起伏地形形狀的科學;地質學是研究地形本身組成岩石、構造及營力的科學。實際上,兩者也亦是相輔相成的。 地形學研究的地形對象是,空間構造、演變過程和時間階段的函數。地形學強調的是在某一個特定時期內,地面地形所發生的變遷及其未來的趨勢。例如:研究台北盆地的形成原因是地質學;研究當前台北盆地的發育程度及其未來演變趨勢是地形學。由此可知,地質學的重點是動力及其作用的結果,而地形學的研究重心是時間變數。實際上,地形學就是整個地質史的最後一章,不過這最後一章卻是時間最短,而且材料也是最豐富的一章。 雖然地理學和地球科學不完全相等,但是地理學卻具有地球科學的傳統,是與地球科學有密切相關的科學。尤其是自然地理學中的氣候學、地形學和水文地理學等,均是自然地理學和地球科學核心學科──氣象學、地質學和水文學──的中間科學。氣候學是以時間坐標為主,研究大氣超長波之大氣過程的學問;地形學也是以時間變數為主,研究地質史上最後一個階段的地形發育及其未來演進趨勢的科學。因而自然地理學乃是與地球科學相關互補的科學,兩者之間不應該互相排斥。兩者若能攜手並進,則對地球科學教育更有助益。 張長義、姜善鑫均任教於台灣大學地理系,本刊編輯委 |
|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 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 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