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6年10月202期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86、10

#期號:0202

#專欄:評論

#標題: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與實踐

#作者:黃榮村

 

 

 

科技與人文的對話與實踐


現代社會中,花大錢的生產性事務、武器、交通電訊,甚至包括如防救災、環保的善後等措施在內,大部分的經費分配都掌握在科技行政人員手中。在科技發展方向上,則科技發展的品質與規模,與該國的國力息息相關,我們只要想到美國民間的標準石油公司(Exxon)、國際商業公司(IBM)、貝爾電話與國家級的高等研究計畫局(ARPA)及國家航空太空總署(NASA),就可略窺此中消息。雖然我國科技人員在行政體系中位居政務級以上的要員並不多見,但與以前相比,實際負責業務並負有經費分配的初、中級決策權的科技人員,已愈來愈多,且逐漸發揮其影響力。假若專家政治體系能逐年確定,則可以預見的,科技官員的數量及其影響力,將會在本國社會中顯現出來,而形成一套不同風格的「科技文化」。

我們有鑑於目前國內科技與人文層面溝通的不良,而且也認為未來的社會更應有一套人性的文化,來引導愈來愈專業化的社會成員,有得以在生活與行為上可資遵循的原理原則,過其有自信與自尊的一生,因此提出「科技與人文對話」的主題予以申論。

為了在科技社會中提升其人文精神的水準,必須在先期的科技規劃中考慮人文精神與社會層面的介入,讓它們與科技一齊成長。這些例子如在人機界面(man-machine interface)的規劃中,考慮人性化的軟體環境;在工業產品與製程上考慮各項人類因素;在重大災害與環保的推動上;在建築與區域規劃上;除了講究其科技與控制技術的探討外,尚應同時參酌人文社會條件的可能影響。這些例子指出要使科技與人文共同成長,應該具有兩項重要條件:一、科技規劃在設計與發展上應有誠意與空間,提供人文層面的介入;二、人文層面應設法具體化,以配合科技的本質,使其能夠較輕易的為科技規劃所利用。

另外,我們尚應體認到科技衝擊(technological impact)乃是重要的社會論題,成熟的科學家與人文社會學家有責任就該一共同問題互相請教,以提供正確的評估,並引導科技發展的方向。歐美若干先進國家為了達致上述所談諸點,其科技與人文社會學界往往有連續的與熱烈的共同討論,並因此而系統性的發展出為促成此目的的技術與作法。我國目前亟需並應培養這類了解人文社會精神的科學家,以及了解科技精神的人文社會學家,以替未來的科技與人文對話鋪路。

在大眾與大學的科學教育上,我們有幾點具體的看法以供參考:

一、現今科技類科的學生,很有可能也是日後科技規劃的要角,而他們是否能科技與人文兼修,往往與大學中的課程安排與其專業指導老師的心態息息相關。假如大學通識教育能妥予規劃(當然要由內行人出面才行),讓其言之有物的把科技與人文應該對話的要點列舉出來,並且若科技類科學生當為模仿對象的專科老師,能時時表現出兼容並蓄的開闊胸襟(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一些不了解科技的人文社會學家,說科技學界沒有「文化」,也聽到一些不了解人文社會學科的科技人員,說人文社會學家「沒有內容、虛張聲勢」;在這種心態與氣氛下培養出來的大學生,實在很難期望日後會進行什麼樣的科技與人文之間的對話,說不定就是日後的科技野蠻人或者科技文盲),使學生浸淫在一種互動的文化氣氛中,馳騁其未來美好世界的想像,多少也可改進其參與社會文化事務的氣質。

二、大眾傳播界應能提供機會讓科技與人文這兩個文化系統互相對談,而非只是儘量讓人文與科技處在相對狀態,或者只讓少數科技大家作純指導式的報導。現在的事實是,往往是科技人員掌握了實務的規劃與推動,而大眾傳播界則讓人文社會學界人員扮演純批評性的角色。如此作法,失去了在科技規劃中經由合作互動注入人文精神的基本要點,而且阻隔了兩者互相合作的機會,實在不是一種恰當作法。

三、「科學月刊」在慶祝創刊二百期之餘,也可以想想這個問題,如何藉此一角,配合大學的通識教育來達成科技與人文對話的目標。事實上,「科學」、「自然」與「科學美國人」之類的期刊,也持續不斷的在這方面作出貢獻。這個社會的進展,日後還是由以科技類科的學生出來推動的為主,如何使他們在中學與大學中就能受到良好的人文薰陶,相信「科月」也有其可以貢獻之處。

綜歸言之,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往往具有批判性、評價性與整合性的風格,這種風格顯然與當前大學專業課程中所具有的知識性、創造性、累積性與功利價值的風格不盡相同。因此要在這種兩難狀態中,達致科技與人文對話的目標,則須有智慧與決心來從事規劃。在這方面,教育部與國科會,顯然是我們期望最殷切的兩個學術行政單位,希望在未來即能有初步的成果,供我們眺望未來文化的遠景。

黃榮村任教於台灣大學心理系,本刊編輯委員

 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