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上一頁

學號310124
姓名蔡宗佑
類別翻譯
書名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
作者米奇艾爾邦
出版社大塊文化
簡述內容大意: 這本書是在描寫作者曾經是老師眼中的希望。但大學畢業之後,他進入社會的浮沉,在幻滅的理想與人生中掙扎。與老師失去聯絡,直到十六年前,才在一個最偶然的機會和老師重逢。而他的老師,只剩下生命中最後的幾個月時間。於是他又上十四堂他老師的星期二的課。這次,課上的學生只有他一人,而且上課時不需要課本,只要回答一些問題,並提出疑問。上課的題目包括愛、工作、社區、家庭、年老、寬恕以及最後的死亡。 心得: 看了這本書以後,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,書裡面有許多不同於一般世俗的價值,譬如書中提到我們一般人都被我們所謂的文化所欺騙了,我們不停的到處奔忙,忙著找尋,像一匹漫無目標的瘋馬,到處橫衝直撞,去找尋所謂的物質生活,想著要買一輛車、一棟房子等。等到他們擁有這些東西後,他們發現這些東西都是空虛,於是他們又開始不滿足,又繼續奔忙,以求更高貴的物質享受,及其一生只是為了這些物質上的生活而奔波,殊不知「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」。即使在生時賺再多的錢,有再高級的車子,再豪華的別墅,死了財產也不能帶去,只是造福於後代的子孫而已,於是「生活的意義」就顯得格外重要,因為金錢、權力是無法替代溫柔的,裡面提到一點很令我震撼,裡面提到說物質生活是無法令人滿足的,唯有把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,當我看見這句話時,我真為我自己感到羞恥,因為我是這麼的自私自利,貪圖小便宜,凡是只要我付出精神、心力的,我總是要求回報,否則我便不做,所以我從來不曾想要去為人服務,更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做義工的這個念頭。我總是想自己付出這麼多,而我卻得不到什麼東西,真是得不償失。但我錯了,事實上你去服務別人,他們會對你心存感激。你就這樣開始贏得人家的敬重,和人分享你所擁有的東西,並且可以贏得新的自尊,因為有人需要你,這些是身分地位所無法帶給你的,唯有開闊的心,才能讓你和所有的人自在相處,所以我們要做出真心的事情,這樣的話,就不會感到失落,不會感到嫉妒,不會羨慕別人擁有的東西。相反的,你會覺得一切付出自有莫大回報。裡面還提到一件十分發人深省的話,那就是試著超然於經驗之外,就是讓感情完全穿透過你,然後將它放下來,這非常有意思,因為我們一般人常壓抑情緒,不讓自己完全體驗它,就無法不執著,因為我們忙著在害怕。害怕那些情感所帶來的易受傷的心。如果我們能做得這樣,我們便能用不同的角度觀看世界,我們不會被情緒所主宰,就能知道是情勢怎麼著,接受它,心中平靜下來,書中還有許多的生命意義,讀這本書實在是令我獲益非凡。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