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上一頁

學號010452
姓名黃靖凱
類別心理、勵志、傳記
書名為自己出征
作者羅伯•費雪
出版社方智
簡述內容大意: 故事的主角為一名武士,他總是穿著國王賜予的盔甲,且自認為是心地好、善良充滿愛心的人,到處去救人。久而久之,他的妻兒都看不到盔甲下的真面目,甚至於自己的長相也忘了,當妻子在鬧離婚時,要逼他把最引以為傲的盔甲脫下,奇怪的事發生了!他脫不下! 為了脫下盔甲,他到森林去請教法師梅林,後來按著指示走向真理之道,知道了何謂「愛自己」後盔甲掉了一部分,又再度出發到沉默之堡,懂得獨處才能了解另一個真實的自己,盔甲也掉了一部分,然後再到知識之堡,在這裡了解自我的渺小,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,盔甲又再度脫落一部分,再繼續向前是志勇之堡,在城堡前守著疑懼之龍,而武士以志氣、勇氣及自知之明除去惡龍,盔甲掉落到只剩一點,最後到達了終點:真理之巔,就在他以為結束時,武士掉入記憶中無盡的深處,他參透了一切,流下心之淚將最後部分的盔甲溶化,他解脫了! 心得: 這本書的內容乍看之下很像童話故事書,但它反映的是人生現實,我們活在一個以自我想法和別人想法編織的世界,一般人都和武士一樣,有層無形且脫不下來的盔甲。穿著它是為了保護自己,但也因此成為自己的障礙,總以為自己在付出且自以為是;事實上是設下障礙保護所謂的自我。然後,有一天被關再自己所設的障礙中,出不來。 從真理之道可知人要先認識自己的一切,才能愛自己,最後才能愛別人。只有在錐心痛苦中,才可深深體會他人的痛苦,但是沒有絕對的安靜和深入的思考,是無法聽到自己甚至於他人的心聲。 所以武士只能獨自進入沉默之堡,他在靜靜的思索問題時,也漸漸學習到傾聽寂靜的境界,瞭解人是必須時時學著獨處、常常安靜的沉思。武士在思考後也終於體會出,原來一直以來都沒有好好聆聽妻子的心聲,此時他感到痛苦和孤單。最後他只能嚎啕大哭來頃洩痛苦,以示謙卑和懺悔。 人要在了解之後,才真正看到一點東西,知識就是力量,藉由對知識不斷的追求來增強內在心靈的成長,內心不斷反省,才可以去除錯誤的成見、偏執的觀念,幫助我們思考了解事實的真相,看清自己的一切,這就是自知之明。對事知分寸,對人知進退,就沒有什麼好恐懼,因此學習如何藉著沉默、反省、思考,認識自己。只有真正的智慧,才能作正確的抉擇。知識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,大部分的人們總是不知足,總是煩惱,也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,甚至讓你以為自己是不好的,但知識讓你了解自己,自己的感覺最重要的。不為證明而活,更不用為任何事務勉強,真實的活著,因為你就是你,真實的你,不必改變,因為你是獨一無二的。 志勇是用以克制恐懼、疑慮的盾,在現實生活中疑懼之龍是我們的心理障礙,而這只是幻像,有時可怕的並非有形的障礙,而是自我設限的心理,最大的疑懼世是喪失自我的立足之地。不過越是如此,越是受限於它,只有置之死地而後生,才能擁有真自我。 如果,我們把人生當作是學習,在學習的過程要剝去厚厚的盔甲,重新得到自由的生命,讓心靈自由展現,卸下心防,一顆全新的心才能重新吸取新知。偶爾靜思,將心靈固定在生命旅途的某站,紮根在大地,才能了解自己要什麼?如此一來,成長的腳步才能平穩踏實,我們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。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