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上一頁

學號110943
姓名趙士禮
類別心理、勵志、傳記
書名蟲洞書簡
作者王溢嘉
出版社野鵝出版社
簡述內容大意: 心得: 「蟲洞是什麼」?這大概是多數人心中的疑問;根據一個奇妙的理論說:「蟲洞」乃一種宇宙的空間,倘若您能穿越它去旅行,您將能和「過去的自己」相逢。 以今日人類的理性角度而言,這似乎很耐人尋味。事實上,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心靈上的「蟲洞」,也有屬於自己獨樹一格和它交流的方式,可能是在睡夢中、在回憶中,甚或是在人生道上的徘徊、浮沉與憂歡,都將與他作無限次的「溝通」。 人生,是一種實現和追尋的過程,在不同的探索過程中,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的「生命輿圖」,它和前述所說的「心靈上的蟲洞」絕對是血脈相連、密不可分的。在您穿越它的同時,您也能發現過去的種種所組成的拼圖,好似生物體上非遺傳性的「觀念基因」,跳躍性地閃現生命的舞臺,也就是這樣,組成了人類古往今來的眾生向,和個人的風格特質。 在本書長達六十六封筆帶感情的信函中,作者分就自知、自我追尋、勤奮、堅忍、人際關係、做自己,引領我們到飄浮的時空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生命藍圖,並重新用您人生歷程的那把「剪刀」,剪裁在塵世舞臺上屬於自己最「完美」的「角色」。 就我而言,日集(自知),似乎是最能代表我茫茫人生道路上的一種指路標。 詩人奧登說:「每一個人終生都帶著一面鏡子,它就像影子一樣獨特,且無法擺脫。」有人說:「你很有自知之名。」事實上,只是你的那面「鏡子」較清晰,較能反映出「真實的自我」。有時你攬鏡自照,你說你的雙眸如星辰般迷人,雙唇如出水芙蓉般透徹;但你又說你的眼睛雖迷人,卻有點失落,雙唇雖透徹,卻顯得誇張,有點納西瑟斯(希臘神話中因看到自己水中的倒影因而愛上自己的人),但又不全然。於是,你對鏡發怒,「這不是我想要的我。」然而,「自知」這另一面「鏡子」,卻是在您好不容易褪去您那百分百在意的「外貌面具」後,所顯現對「真實自我」的一種工具。 甚或,我們較殘忍的說:您終日對它呵護備至的外貌,遠不如那被你不屑一顧,從您心靈上那面竟所映照出來的「真實自我」來的有尊嚴,一如海倫凱勒,她大概已稱不上有令人陶醉的外貌,但它的「自知」,卻驅使她那「真實的自我」發揮最大的效用,讓屬於它自己的生命輿圖中,留下不朽的篇章。 百分百的外在美,不如那你認為僅百分之一的自知。 「自知」、「自我」往往是一極兩面的。在人生的追尋與實現過程中,有的人所擁有的劇本,可能是前人所遺留的「德澤」,大抵只是按圖索驥,平凡地終其一生;也可能是英雄是的劇本;一種令人羨煞的劇本。但並不是每個成功的人皆如此-當愛迪生小時後竟被老師罵「低能兒」時,誰會想到它會是未來的發明大王?我認為,像愛迪生此類的,是在人生的實現過程中,無意識地把自己的劇本給「英雄」化了。 不管您的劇本是否帶有「英雄」氣息。讓我們穿越心靈的蟲洞,以生命的風笛吹奏屬於自己的篇章吧!

回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