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8年05月221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88、05

#期號:0221

#專欄:

#標題:放射性與海洋環境的關係

#作者:陳佳奇 譯

布拉佛大爆炸

重新分配後的放射性

有希望的前景

圖一:1954年,在比基尼環礁區的一次核子試爆造成的彈坑。自爆炸後,放射性物質重新分布並可能被海洋生物吸收,對於當地捕魚維生的島民是個潛在的危機。

圖二:將鰍魚和烏魚分開清洗乾淨以便分析。濾食性烏魚內臟所含放射性物質含量,可顯示它們居住的環礁區及潟湖受污染程度。

圖三:馬歇爾群島居民在淺海礁石區捕得他們大部分的漁獲。反覆的研究顯示,比基尼島食用動物的放射性強度和附近未受污染的礁石區並無不同。

 

 

 

 

 

放射性與海洋環境的關係


自從1958年結束在馬歇爾群島中的比基尼環礁區的核彈試爆後,當地海洋生物對放射物質的吸附現象,引起許多科學家的興趣。比基尼環礁區的放射性碎屑物,大部分是由1954年在布拉佛(Bravo)核爆後的落塵產生。因此,以落塵區漁獲為生者的安全與健康,引起各界相當的關心。

美國能源部(前原子能委員會)基於以上因素,提出並資助一項偵測計畫,以評估放射性核種對生物的危害及對生態系統的影響。

1958年,羅曼(F. G. Lowman)調查海洋發現,海洋裡的殘餘落塵放射性和陸地的有所不同。他認為,分裂元素(如鍶、銫這類物質)會落到海底的珊瑚碎屑間,而非分裂元素(例如具放射性的鋅、鈷、鐵等)則被上層海水的有機物吸收濃縮。

數百位來自美國及日本的科學家,參與了比基尼島有關地質學、生物學、放射學與高空氣象學等方面的調查。經過二十年的調查研究,得到的結果令馬歇爾群島的密克羅尼西亞的漁民振奮。

比基尼島與附近的愛尼威塔克(Enewetak)及其他太平洋環礁一樣,是由珊瑚蟲體和鈣質藻類所形成的橢圓形或環形礁石,經數百萬年的時間建造而成。馬歇爾群島的環礁立於玄武岩上,距海底有三千噚遠。由於搖曳的棕櫚椰樹和其他熱帶植物,這些島嶼大約在十海里外就可看到。除低潮的時候外,沙丘很少高出海水面二公尺以上;海水往往淹沒了沙丘。馬歇爾群島有些環礁可隔出淺的潟湖(lagoons)。比基尼環礁區如果包括其潟湖,面積達1,189平方公里。

馬歇爾群島中有29個環礁及五個島嶼散布於北緯4°30'∼15°,東經161°∼174°間,約466,0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。向西北方向呈兩個鏈狀的延伸:雷塔克(Ratak﹐日昇之意)位於東方;雷利克(Ralik﹐日落之意)位於西方。比基尼島屬於後者,約在北緯12°的地方。

當時這些環礁符合核彈試爆之條件,因為這些島嶼甫自日軍手中接收過來,而由美國海軍暫管。選上比基尼島的原因是因為它比較隔離,但卻和位於最大島礁的軍方補給設施,即東南方的瓜加連(Kwajalein)島以及向西側的艾尼威塔克島,非常接近。比基尼島不是經濟魚類如鮪魚的產卵區,核爆時也不是鯨群遷徙必經之處。

概略說來,來自東方的北赤道暖流掃過比基尼島,就在菲律賓群島的東方再折轉向北,成為黑湖,流向日本。當然,島的四周也有環島海流,而且表面流常和底層流的方向相異。

在冬季,東北季風幾乎都維持每小時十八海里的速度。夏秋兩季則受微弱多變的東南風影響,偶有暴風雨發生。馬歇爾群島屬於溫和熱帶氣候區,月平均溫很少超過27℃,氣溫變化在3℃以內。由於比基尼島的密克羅尼西亞人,表決同意核爆時撤離,以後再回到原居地,使此地成為理想的試爆地點。

布拉佛大爆炸

1945∼1958年間,在比基尼島共測試了23次核子和熱核的裝置。1954年三月一日,布拉佛(Bravo)大爆炸產生的蕈狀雲升到30,500公尺的高空,釋放1,500萬噸的能量。核爆造成的破口直徑達554公尺,深達40公尺。部分珊瑚島被火球掃過,碎為顆粒狀而遭放射物質污染。因為有暴風出現,使得預料中會被水平氣流帶向北的落塵,卻向東飄到有人居住的隆吉拉普(Rongelap)、艾琳幾奈(Ailinginae)和隆格利克(Rongerik)。

在這三個島上有超過200名的馬歇爾人,及28名在隆格利克的美軍人員,暴露在輻射線下,送到瓜加連島的陸上及海上的海軍醫院。這些人沒有一人灼傷,也不相信他們受到致命的輻射劑量。然而緊急去除污染的工作立即展開,並由瓜加連島的美國海軍醫療部門提供醫療上的協助。

重新分配後的放射性

自從核武試爆後,除了在植物仍有明顯放射性的地方以外,大部分移居的馬歇爾人都回到他們的環礁島上。根據謝爾(W. R. Schell)的研究指出,包括鈽、鋂、銫和其他的長半衰期放射性核種,仍然在受自然作用的移除和放射蛻變的作用中,以半穩定的狀態存在,而且重新分布於整個生態系統中。

近幾年,研究的重點放在半化期在100∼100,000年的超鈾元素上。由監測計畫蒐集所得數據的結果,必須靠生物地球化學的研究來解釋。這些研究顯示,近幾年內放射性核種的主要來源不是來自核彈坑,而是來自布拉佛爆炸坑下游廣大的潟湖區。污染物質由洋流攜帶沈積在潟湖底部,接著,較細的顆粒會再次懸浮或釋放某些可溶元素到海水中。例如鈽不再吸附在沈積顆粒中,而會再溶於水裡。因此,放射性由有機物吸收及對生物產生毒害,都視元素和自然環境產生交互作用的化學狀態而定。

活珊瑚有自我淨化的機能。珊瑚蟲分泌黏液包裹住組織表面的碎屑物質後,黏性的顆粒會脫離珊瑚體而讓洋流沖走。這些物理和生物作用相結合,可以移除珊瑚礁上的放射性顆粒,而沈積於潟湖內。

大部分馬歇爾人食用的動物生活在高生產力的珊瑚礁區。觀測這些動物的放射性核種含量,與未受污染的瓜加連管制礁石區,並沒有太大的不同。

有希望的前景

多年來,謝爾重複採取烏魚(Neomyxus chaptali)的內臟樣本,以更新、更靈敏的方法測量放出r射線的核種,並與早期偵測法所得的數值作對比。這種生長在馬歇爾群島,身體細長而呈銀白色的烏魚種,會長到約30∼41公分長。它不是移棲的魚種,而是群居於礁石區內。此種烏魚性素食,攝食單細胞及多細胞藻類,以通過它像篩網般的鰓耙。這種魚的內臟(包括臟器中的東西、內部的器官組織),可能還有些誤食的沈積顆粒,可以做為代表比基尼島已污染潟湖區內的放射核種。

然而,從1964∼1978年的十五年間,半化期約3∼8年的放射性核種濃度,除鉀-40以外,降低的速度比預期得快。這表示,在布拉佛爆炸坑內,生物地球化學的搬運及稀釋作用,控制了不同元素的移除速率。

長半化期的超鈾元素放射性核種,從生態系統中移除的速率和它們的放射性蛻變無關。這些年來科學家們發現,自測試後,鈽同位素的比值,以不同的蛻變速率在改變。

謝爾認為必須考慮陸地、海洋和大氣間的交互作用,以了解物質在生物地球化學中的循環過程。而令密克羅尼西亞漁民高興的是,研究顯示,把這種烏魚的內臟除去後,即可食用。謝爾和他的伙伴們要離開實驗站時,在布拉佛爆炸坑邊緣抓了滿鍋的烏魚,作成豐盛的烏魚大餐,飽食一頓以示慶祝。

(本文譯自:B. Howell, “Bikini atoll:  radioactivity and the marine environment”,  Sea Frontiers, pp. 174∼178, May. June, 1981.)

陳佳奇就讀於中山大學海洋地質所

 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