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6年10月202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86、10

#期號:0202

#專欄:「認知與視覺消息處理」專輯

#標題:溫故如何知新?

#作者:鄭昭明

插圖的功能

理解語文的歷程

影響知覺與解惑

   

圖一
圖二
圖三 
圖四

 

 

 

溫故如何知新?


【摘要】「溫故」可以「知新」,「耳熟」卻未必「能詳」……

「溫故知新」是一句老話,似乎每個人都耳熟能詳。其實,「耳熟」是真的,「能詳」則未必,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在接受新知識產生困難時,不知如何解決其困難。「溫故」而「知新」可以看成是學習的現象,但它卻隱藏著相當重要的學習原理。

插圖的功能

請閱讀下面的一段文章,假想看完之後要回憶這篇文章:

「如果這個汽球破了,聲音就無從傳遞,因為所有的事物都距離那層樓太遠了。如果窗子關著,聲音也無從傳遞,因為許多的建築物都有隔音的設備。由於整個運作全靠電流,如果電線斷了,也會產生問題。當然,這個傢伙可放大聲音喊叫,但人的聲音究竟不能傳得那麼遠。另一個問題是,弦可能會斷掉,那樣訊息的傳遞就沒有音樂的伴奏了。非常明顯的,最佳的狀況是縮短距離,如此潛在的問題就不會產生。如果能面對面,那就絕不會有任何的差錯了。」

這篇文章是紐約州立大學心理學家伯蘭斯福特(Bransford)與強森(Johnson)在一個實驗裡所使用的閱讀材料。要求受試者讀這一篇文章,並且在一7點量表(7為完全了解,1為完全不了解)上評價他自己的理解程度與回憶這篇文章。結果是,理解的程度是2.30,回憶的分數是3.60(滿分為14)。相反的,如果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,先看圖一的插圖,則理解的程度從2.30上升到6.10,回憶數則從3.60增高到8.00。為何先看這個插圖與不看會在理解與回憶上產生明顯的差異?這插圖的功能是什麼?伯蘭斯福特與強森解釋,此插圖的功能在喚起個人相關的知識,而這些知識為個人原先就已擁有。憑著這些知識,才能理解這篇文章。這顯然說明,新知識的了解與吸收必須建立在舊知識的連結上,如果沒有相關的舊知識可供連結,則新知識無從理解、無從獲得。也許有人會反對,圖一是一個相當獨特的事件描繪,並不存在於個人的經驗與知識裡,因此以上論點不見得成立。其實不然,請再看下面的文章:

「這個步驟實在非常簡單。首先,你把它們分成幾堆。當然也許一堆就已足夠,那完全要看有多少東西需要處理。如果你缺少設備,那麼第二步就是到別的地方,否則你是準備齊全了。重要的是,不能一下子處理太多。換言之,最好每次處理少一點,不要太多。短期之內,好像不會產生問題,但時間一久,麻煩就會產生。一個錯誤可能就要你付出昂貴的代價。當這些步驟完成之後,你還是必須把這些東西分成幾堆,放在它適當的地方。最後你可再次的使用它們。如此不斷的循環。究竟,這是生活的一部分。」

理解語文的歷程

同樣的,以上這篇文章,如果沒有相關過去的知識作為背景,你也會看得莫名其妙,不得其解。但這些知識是每個人都有的,那就是「洗衣服」。

以上的例子說明,當一個人在理解一篇文章的時候,他不是被動的去接受文章的語句,相反的,他積極主動的想用過去的知識去了解新的文章,如果在沒有任何的提示之下,他會努力的搜尋那些過去經驗與知識是相關的;搜尋成功,則達到理解的目的,否則,就在不理解的狀態。

如果搜尋的結果,出現與兩種或以上的過去知識有關,則也會呈現不理解的狀態,這種狀態稱為「混淆」。譬如

1.我要炒飯

2.訪問美國的朋友

3.五月花香

4.這個人誰都不相信

5.李先生告訴張先生,他實在不該對這位女士這麼沒禮貌句子1、2、3、4與5都是混淆句,理由是這些句子觸發了兩種不同的知識。譬如,「五月花香」可解釋為「五月花是香的」,也可解釋為「五月的時節花都很香」。同理,考慮下面的文章,題目是「囚犯」:

「洛基慢慢的從墊子上站起來,準備逃跑。他猶豫了一陣子在想,事情愈來愈不對勁,最令他擔心的是,雖然對他不利的因素愈來愈少,但他仍被鎖住。他考慮了目前的情勢,雖然他被強有力的鎖住,但他確信可以掙脫得掉。他理解到,時間一定要對。洛基充分的了解,此刻他所遭遇的處境是由於早先他太具侵略性的緣故。這處境愈來愈使他感到不耐;加在他身上的壓力已經過於長久。他被無情的壓制著。洛基現在開始生氣了。他覺得他已準備好了,可以開始行動,成功與失敗就決定在以下的幾秒鐘時間。」

這篇文章本無特殊之處,一目了然。但是,改換另一個題目為「摔角者」,再看相同的文章,則整個故事都變了。顯然的,這篇文章的內容因題目的不同而不同。這是由於不同題目引發不同的過去知識,使得文章的內容也隨之改變。這充分說明,新知識的理解與獲取是建立在對個人過去知識的連結上面的。

有鑑於此,當一位作者、演講者或課堂的老師,準備傳播一些新的知識給他的讀者、聽眾或學生的時候,則首先要確定接受者有何既存的知識,再以這些知識為基礎以連結新的知識。就內容而言,新的知識材料絕不能是全新的,也應包
含舊的知識才易於了解,即使是一個簡單句也是如此。譬如,甲跟乙說:「張三不再酗酒了。」此句之所以對乙有意義,因為它傳播某些新的訊息給乙,而甲之所以如此說,是首先假設乙已經曉得張三這個人,尤其曉得張三過去是一個酗酒的人。如果乙從來不曉得有張三這個人以及其過去的行為,則這句話對乙而言是完全不具意義的。

當一個人在閱讀一篇文章時,如果沒有題目也沒有任何提示,他也會自動地搜尋過去相關的知識,並以這些知識去理解這篇文章。搜尋的結果可能找到相關的知識而達到理解的目的,也可能找不到相關的知識而不能理解。這說明為何小說與報紙容易理解,而物理與化學的教科書難以理解。在這兩個極端之間,有「首先不理解而後理解」的情況,這是人類在理解過程中出現推論的結果。譬如,

6.我昨天遇見了兩個人

7.這個女人跟我講了一個故事考慮句子6與7,如果它們為前後連接的兩句,則一個人首先是不理解為何這兩句會並排在一起,但最後如果推論「這個女人是我昨天遇見的兩人中的一人」,則也就理解了。這說明,人在理解外界的事物時,會主動的運用其過去知識去判斷是否合理。

影響知覺與解惑

過去的知識不只影響我們的語文閱讀,也影響我們的知覺。譬如,考慮圖二裡的四個物件,對許多人而言,這些物件都有相當程度的意義,但仍不清楚它們有何用途。如果能提醒那些過去的知識與之相關,如圖三所示,則也就理解了。

同樣的,過去的知識對於新問題的解決,也有決定性的影響。圖四有六個圖形,可以分成二類:第一類包括(a)、(b)與(d);第二類為剩餘的(c)、(e)與(f)。這六個圖形的每一個圖形都由一圓圈、一方格與直線所組成。要了解為何它們歸屬以上的二類,是不容易的,除非你把圓圈看成一個球,方形看成是一個手套,直線分別看成是一個球棒與球的飛行軌道。(a)、(b)與(d)之所以屬於同一類是由於這三圖表示球被擊出之後落入手套,而其他的三圖,則表示球不落入手套。

總結而言,新知識與新事物的吸收與理解必須建立在對過去知識的連結上面。作家、演講者與老師應考慮人類有如此的理解歷程,才能有效地把新知識傳遞給讀者、聽眾與學生。而後者一旦發現自己不能吸收某種新知識,則應考慮自己是否缺乏相關的過去與基礎的知識,而謀求補救之道。

鄭昭明任教於台灣大學心理系

 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