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0年12月132期上一篇下一篇

#發行日期:1980、12

#期號:0132

#專欄:

#標題:談文學院授自然科學導論──並論科學文化

#作者:曹亮吉

 

 

 

 談文學院授自然科學導論

──並論科學文化


東吳大學有一門「自然科學導論」,台大有一門「數學概論」,這些都是開給文學院學生選修的課。為什麼要有這類課程?怎樣教這樣的課?我們先從科學的含意談起。

儘管科學的觸角已經深入生活的每個角落,大家都知道無科學則社會生命無以為繼,但大部分非科技工作者,對科學總是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。深究起來,對科學的誤解與無知,當為其根本原因。

科學有三個層面。

一提起科學,浮在許多人眼前的就是電燈、汽車、電視、武器、核能、達克龍、生力麵……等產品,以及製造這些產品的技術和學理,如電子、工程、物理、化學等。這種「船堅砲利、厚利民生」的層面,大家想得到、看得到、摸得到,也是大多數人心目中科學的全部面貌。

對科學認識較深,則知除「船堅砲利,厚利民生」外,科學有其方法與精神,它告訴我們辦理、研究事務時,如何抓重點、如何分層次、如何分工合作,使得井然有序、效率十足。這是科學的第二層面,也就是五四時代所提倡的「賽」先生的層面。「賽」先生的具體表現有商業管理、工業管理、交通管理、品質管制、統計方法、科學養豬等等。

科學的學理、技術與方法都得經過長時期的學習,否則不能發揮其作用。掌握這些層次的科學幾乎成了專業知識。「賽」先生的功能雖然使人敬之,但它的專業特性自然使人遠之。遂使「賽」先生成為幾個單獨的個體,敖然游走於社會之中。

然而科技文明對人類的影響卻深入文化的層次。科學在歷史的演變、社會及家庭結構的變遷中,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。離開科學,對歷史、社會的了解自然變形。離開科學,談認知、談哲學都有無可彌補的欠缺。離開枓學,怎能認識環境?那來影視文化?那來「人生七十才開始」的人生觀?

大家都承認文學、藝術是文化的一部分,但很少人想過,關係人類生活既深且巨的科學也應該是文化的一部分;在我們的社會中,科學和文化只是混合,而不是文化中有科學、科學中有文化的化合。

如果從小就接觸文學,學習時不帶有短程的特殊目標,自然而然文學就會溶入我們的身體中,雖然不一定是專家,每個人對文學總有感觸,朋友在一起也可以之為話題。文學溶入社會愈多,這個社會的文化水準也隨著提高。

我們對科學的態度也應該是這樣,不能敬而遠之,不能認為學習科學是從事理工者的專利。人人從小就得耳濡目染,用欣賞的態度,累積普遍的科學知識(不一定是專業的學理或技術),從歷史的、文化的眼光認識科學的人文面貌,讓科學方法與精神,經潛移默化,在每個人的身中生根。「賽」先生不再單獨行走,它經由個人而溶入社會文化中,這是科學生根的根本意義。「科學文化」是科學的第三層面。

科學成為文化的一部分,人人喜而習之,時而習之,蔚為風氣。人人有科學素養,眼界就更寬,行事也更合理,社會也變得更祥和。整個社會的科學水準提高,科學人才自然鼎盛,最狹義的科學生根問題(人才)自然就根本解決。

我們需要船堅砲利、厚利民生的科學,我們需要科學的精神與方法,但我們更需要溶於文化中的科學。

雖然我們的科學教育從小學就開始,但注重的往往是零星的科學知識、煩瑣的數學計算,以致於學生提不起興趣,而「經由科學教育,使得人人有思考能力,有科學方法與精神」的理想也就落空了。少數學習有心得的人,充其量得以此為工具,進入理工的行業,對「科學文化」幾乎不可能有深度的了解。

這就是東吳有「自然科學導論」,台大有「數學概論」的原因。任課的先生們想由此喚起大家對「科學文化」的認識,希望由此激起更多的人在這方面投下心力,希望影響所及,在中學裡也有這樣的課程,為科學文化、科學生根助上一臂之力。

教授自然科學導論或數學概論這類論程可有多種方式:歷史的,譬如微積分的歷史,檢討數學處理無窮大、無窮小及極限,其觀念及方法演變的過程,說明微積分對自然科學的影響;又如人類的計算歷史,從指算、籌算、珠算、板算、筆算、棒算、表算、尺算談到電算,討論各種算法與歷史文化的互相關連。專題的,譬如能源問題,環境問題等等。學理的,譬如力學、熱學、光學的基本原理,物質構造的基本原理,有關宇宙起源及發展的學說,現代生命科學的發展等等。新聞的,譬如颱風季節談颱風,三哩島事件發生時談核能。趣味的、欣賞的,譬如自然界的對稱性,自然界中的各種螺線,物質的各種有趣性質等等。這種課也可以由幾個人合開,以集各人所長,也可以由一人主持,請人輪流做專題演講。

目前開這種課也有幾項困難。首先是有人開課,卻沒人聽課。文學院學生好不容易才脫離中學的數理課程,在沒弄清楚這種新課程的意義及內容前,自然不容易自投羅網。補救的方法要靠宣傳,要靠口碑,把眼光放在幾年之後。第二項困難是沒有適當的教科書,缺少幻燈片及影片,這方面需要學界及出版界共同的努力。

我們期待有一天,各校都有自然科學導論、數學概論、科學史、科學與社會等等這一類的課程,而且選修這類課程變成理所當然的事。

曹亮吉現任教於台大數學系,本刊編輯委員。

 

 

 
   

回到最上面

 

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

最佳瀏覽解析度800*600,請使用IE4.0以上版本的瀏覽器

科學月刊雜誌社.金台灣資訊事業有限公司.圖龍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
Copyright 2000 Science Monthly and King-Taiw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