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上頁

    打造知識教育平台的藍圖  ─曾志朗─

  今年三月五日,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發表了一篇頗有震撼力的文章,「跨越斷層──掌握台灣未來關鍵的五年」,李院長在文章中表示了他對台灣未來的憂心,他說:「我回國六年來,從來沒有像過去這一年那樣,心中有如此強烈的迫切感;迫切地擔憂台灣到底會『向上提升』還是『向下沉淪』;這種上下緊繃拉扯的顯著狀況,在學術、政治和經濟都到處可見。」李院長的話打動了很多人的心,我也深受感動,覺得自己應該再多為台灣做一點事。


  新政府成立,我接受徵召,出任教育部長。就任三個月來,站在全新的視野,學習到很多執政的責任感與榮譽感。最近一個月,利用立法院休會的期間,我和部裡的同仁,密集的到各縣市訪視,看到許多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,也看到許多教改播下的種籽,已經逐漸萌芽;更看到新舊制度交替過程中,存在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….等等許多的現象。對於現況,大家未必盡然滿意,但對於未來卻都充滿希望與憧憬。我學習到很多,不論是支持者的掌聲,或是批評者的火力,都讓我覺得自己有若身處怒江的舟子,有著乘風破浪的激勵感。台灣真是個充滿活力與驚奇的地方。三個月了,我覺得,我有義務向全國民眾報告:我所看到的、我想做到的、與希望大家一起來完成的台灣教育願景。


擁抱海洋,面向寰宇   
  有人說,我們活在一個十倍數的時代,未來的每一年的進展,都將超過過去十年的成就總和。我們都為未來孩子的學習壓力擔憂:他們能夠背負得了這麼快速大量的知識累積嗎?最近我觀察到孩子們在上網時的成就感與歡笑,讓我一方面覺得有信心:孩子自有他們克服困難的潛能;可是另一方面也警覺到,上網提供了無遠弗屆的時空,同時也擴大了孩子們競爭的範圍。台灣的孩子不再是只與台灣的孩子競爭,而是必須與全世界的孩子競爭。


  台灣在接受全球化洗禮時,也應意識到,世界各國早已注意到的環境哲學:「全球思考,本土行動(Think Globally, Act Locally)」的深刻意義。在網路上四處巡弋的孩子們,有沒有想過,他們其實是生長在一個四面環海旳「海洋國家」?有沒有期待過,他們應該是擁抱蔚藍色的「海洋之子」?


  我們應該有如海洋母親一般,擁有容納百川的知覺能力,台灣應該有海洋生物多樣性的「國民精神」;我們的教育,應注意這種重整國民精神的使命。台灣的各級教育,包括終身學習的課程,必需吸納這種海洋精神的本質典範,並在國家的最上位,教育機制,找到實踐的著力點,推動多元文化,多語言及多層歷史經驗的教育思維。


  台灣的自然進化,一直有著多語言、多文化與多層歷史的經驗,與生物的多樣性的特性相互呼應,我們的教育機能,理當順應這種天性,走向多元,走向涵容多色。


  在這樣的教育思維下,首先要確保教育機會的公平性。特殊教育、原住民教育都應該在尊重其個別主體性的原則下,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理想。其次有關九年一貫課程之推動,對於母語教學及鄉土教育的加強都有待進一步落實。而教育制度的多元化、彈性化,無論是師資的培育、入學制度、課程的規劃,乃至重建教育行政新體系,尊重學校的自主、配合地方自治強化地方的特色,建構分層負責的體系,都必須在這樣的思維下做體系的建構。


知識競爭力的提昇
  21世紀將是知識經濟及數位化的時代,教育的目的,不再只是教會孩子基本能力,而是要提升孩子的「知識競爭力」,與全世界學生一起站到同一條知識起跑線。教育施政的推動,必須以提昇知識競爭力作為建構的的平台。這是每天的競賽;非但孩子們面臨這種挑戰,事實上,每個家庭,每個父母,每個人,在新的知識經濟紀元,必須與孩子共同學習。這真是一個「人人都要學習,家家應再教育」的終身學習時代。終身學習必須從小開始,建立閱讀的習慣,在閱讀中尋找學習的樂趣。
   教育機會的開放,固然是終身學習社會中,必然的趨勢,但對於追求教育卓越化的機制,更是知識經濟時代必須掌握的先機。尤其是對於資訊及生物科技等二十一世紀的關鍵產業,面對國際競爭的壓力,無論是研究發展或人才的培育都必須尋求突破。
  網際網路時代更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與生產方式。我們的社會,比過去任何時期,都更加需要建立新的價值典範。生命教育的推動,即是在建立新的價值典範。實踐身教與尊師重道之間,有著新的迫切關連。學習典範,尊重生命,這種「文化知覺能力」必須從幼兒時代就充滿心靈。


建立永續發展的「新夥伴關係」教育體系
  教育改革必須是不斷追求完美,教育改革必須要全民共同參與。從教育部開始,到學校、老師,家長,我們必須有著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思考,進行一場新典範、新家庭、新校園運動,重建全人教育的「新夥伴關係」,這才能使教育改革維持不斷成長的動力。


  教師是教育改革成敗的主要關鍵,教師的工作權固應給予保障,但教育部更重要的責任是,建立所有教育工作同仁對教育專業的認同,以從事教育工作而感到驕傲與尊嚴,也才能維持教育的永續發展。
   由於功利思潮的氾濫,社會被物化、只追求個人利益的情形令人擔憂,而教育,就是抑制社會沉淪的最後一道防線。從教育上,必須使我們的孩子從小就關心所處的環境,小自人際之間的互動,大至對於地球環境的關心,台灣的孩子應該有追求人類文明永續發展的使命感與參與感。


  此外,在教學的歷程上,讓我們從以往專注於發展回應標準答案的教學,改變為發展多元思考能力的策略,從以往評量與教學分開的方式,改變為將評量與教學整合一起的策略,不但要重視成品,更要重視過程。在學習環境方面,從以往注重自短期記憶裡背頌與回憶、學生自行學習與完成作業、及從既定階層順序學習技能(即在學習更高階技能前需學習基礎技能)轉換為讓學生主動為自己建構知識、合作解決問題及在真實的問題環境脈絡裡學習技能。如此,期使目前僅少數學生學會思考,提升為所有學生均學會思考。(參考1991 [What Work Required of Schools: The SCANS Report For America 2000])


  這是一個跨世紀的「可能的任務」,只要有心,有願,就有力量實現。三個月來,這樣的熱情,一直在我心中澎湃,從未消減。我一直在想,如何透過教育,加大善念,阻止惡力。對於這一陣子的打擊與挫敗,我想起一句從小說讀來的詩句: 折翅方識滄桑道,舔血撫痕痛何如  (戴厚英著「人啊人」)。 種種挫折,就當是走向大風大浪大時代的一點點跌跌撞撞吧。   現在,就由這一時刻開始,讓我們一齊揚帆出發,駛向知識經濟的汪洋大海,把台灣的教育往前推展。


回上頁